按照機構的數據,2021年國產電腦操作系統,在新增市場拿下5%的份額,而2022年拿下了9%的份額。
機構預測,到2025年,國產電腦操作系統在新增市場能夠拿下20%的份額,而在存量市場能拿下10%的份額。
雖然10%的份額看起來不多,但是要知道能夠在windows,和蘋果的MacOS下搶到10%的份額,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之所以能夠發展這么快有幾大原因,第1個是外部形勢緊張,國產替代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國產系統也越來越被行業重視。
第2個原因,這是國產系統,這幾年發展特別的迅速,這里又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功能完善,比如統信UOS,就表示自己的系統功能媲美windows7,部分追上windows10。
另一方面這是生態建設非常快,目前麒麟軟件里的適配的軟硬件生態已經超過215萬,而統信UOS的軟硬件生態,也超過了115萬。
對于用戶來說只要功能齊全,生態完善,就沒有理由拒絕使用它,所以國產系統的市場份額不斷的攀升。
而在國產操作系統市場份額,不斷攀升的背景之下,我們還能夠看到另外一個事實。就是國產CPU,也會隨著國產操作系統的崛起而騰飛。
為什么會這樣說?我們清楚windows其實只支持X86的芯片,不支持像龍芯、申威、飛騰、華為鯤鵬這樣的國產CPU。
所以如果大家一直使用windows系統,一定程度上也就限制了國產CPU的發展空間,因為windows不支持這些國產CPU。
而這些國產操作系統,基本上支持全部的國產CPU,如果大家使用國產操作系統多了,那么國產CPU也能得到真正的發展紅利。
特別是像龍芯這樣的,性能已經快要追上英特爾、AMD芯片的國產CPU,一旦在國產操作系統的加持之下,也就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所以說實話,國產CPU、國產操作系統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國產CPU的發展,能夠帶動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而國產操作系統的崛起,同樣也能夠促進國產CPU的騰飛。
如今國產操作系統的市場起來了,且國產CPU的市場也起來了,所以替代英特爾和AMD的CPU,替代windows系統,已經到了最關鍵也最有希望的時刻。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