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的劉桂芝為病人看診。 孫兵兵 攝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長治3月8日電 題:“花甲”婦產科醫生的婦女節:愿所有女性平安健康
記者 王惠琳
從醫41年,劉桂芝把青春和夢想獻給婦產科事業,累計為5萬余名女性做過手術。“在‘三八’婦女節,希望所有女性平安健康,遠離病痛。”劉桂芝說。
花甲之年的劉桂芝是山西省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她師從全國第一枚“白求恩獎章”獲得者趙雪芳。趙雪芳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劉桂芝影響深遠。
劉桂芝援非期間留影。 劉桂芝供圖
1998年7月,劉桂芝被選中參加山西省第九批援非醫療隊。接到通知時,劉桂芝既激動又糾結。當時其父癱瘓在床,母親患有心臟病,兒子僅有9歲。“愛人非常支持我,他一個人撐起整個家庭,我才能安心去非洲。”劉桂芝說。
這一去,就是4年。劉桂芝所在的醫療隊駐扎于喀麥隆北部沙漠地帶,此處氣候炎熱,自然環境惡劣,醫療條件簡陋,疑難病癥很多。因“每天夜里有急診病人”,劉桂芝幾乎沒有休息日。
一名非洲婦女腹腔生瘤,因腫瘤太大不能彎腰,其他醫院不敢為她做手術,該婦女便找到劉桂芝。經過6個多小時的奮戰,劉桂芝切下一個重達22.4斤的腫瘤。病人家屬高呼:“中國醫生,真偉大!”劉桂芝回憶,“當時雖然很累,但很值得。”
援非期間,劉桂芝救治病人9789人,開展手術926臺,搶救危重患者363人,收獲當地人民的信賴和好評。“四年援非經歷,對我的醫術、醫德都是很大的提升。”劉桂芝表示。
2005年,劉桂芝從長治市人民醫院調入長治市婦幼保健院擔任婦產科主任。民辦教師趙改鳳在衛生院分娩時出現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宮破裂,在切除子宮后,仍然出血不止。面對奄奄一息的生命,劉桂芝主動接受挑戰。
劉桂芝查房。 孫兵兵 攝
抽血化驗、建立靜脈通路、輸血……劉桂芝守護在趙改鳳的床前7個晝夜。趙改鳳終于醒了,劉桂芝再次創造奇跡。“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生命。”劉桂芝說。
2010年3月,劉桂芝在體檢時查出“乳腺癌”,她接受了乳腺腫瘤切除手術。在術后的第45個小時,她又站在手術臺上為一名大齡孕婦做剖宮產手術。當胎兒從母體成功娩出,劉桂芝傷口劇烈疼痛,險些倒在手術臺邊。
從醫至今,劉桂芝時刻遵守醫生職業道德,維護白衣天使形象。“病人利益至上,多年來我沒收過病人的一份禮。”劉桂芝的精神令患者感動不已。一名患者在感謝信里寫道:“從劉桂芝身上,我看到了‘雪芳精神’。”
劉桂芝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婦產科技術,將新理念與臨床相結合。她自創的“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切除經陰式‘旋削式’取出的手術技巧”,在北京、廣州、昆明、太原、大同、運城等地進行交流。她大膽改良了傳統的剖宮產術,手術過程由原來的1個小時縮短為20分鐘。
41年來,劉桂芝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首屆醫德標兵”“全國最美婦幼天使”“全國最美女醫師”“中國好醫生”等30余項表彰。
劉桂芝開展手術。 孫兵兵 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劉桂芝總在鞭策自己做治病救人、沖鋒在前的戰士。今年6月,60歲的劉桂芝將迎來退休。“只要身體允許,我一定發揮余熱,在無影燈下、手術臺前,為病人解除病痛。”劉桂芝說。
3月8日,劉桂芝在職期間的最后一個婦女節如期而至。“希望所有女性平安健康,遠離病痛。”劉桂芝說。(完)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