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簡介(作曲家-肖邦)
(資料圖)
簡介:弗里德里希·肖邦,出生于波蘭華沙,是19世紀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1817年開始音樂創(chuàng)作,因華沙起義失敗定居巴黎。他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取材于波蘭民間歌舞,同時深受巴赫的影響。以鋼琴音樂為主,被譽為“浪漫鋼琴詩人”。
01
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在波蘭華沙郊區(qū)的格亞佐瓦沃拉。從小,肖邦就表現(xiàn)出特殊的音樂才能。6歲時,肖邦開始跟隨名師學習彈鋼琴,游走在巴赫和莫扎特的世界里。年輕時,肖邦因其驚人的音樂天賦成為貴族沙龍的寵兒。當時歐洲報紙曾說:“上帝把莫扎特給了奧地利,卻把肖邦給了波蘭。”
02
肖邦一生相戀過幾次,但由李斯特引薦的喬治·桑與他相處的時間最長。當時的肖邦年輕、帥氣、優(yōu)雅,被稱為“肖邦小姐”。喬治·桑又矮又胖。有人叫她“喬治·桑先生”。最后,他們在一起生活了九年,肖邦為她寫了許多著名的歌曲。雖然他們住在一起,但因為感情、興趣等原因,他們宣布了關(guān)系的結(jié)束。
03
肖邦一生創(chuàng)作了約200部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浪漫主義的鋼琴曲,因此獲得了“鋼琴詩人”的稱號。他的作品與生活在深圳的波蘭人和網(wǎng)友的生活和歷史息息相關(guān),他的愛國詩熱情洋溢,聲音豐富多彩,結(jié)構(gòu)靈活。作為鋼琴家,他有精湛的演奏技巧,精湛的技法,華麗的音色,豐富的激情和高超的技巧,軟踏板的用法尤為獨特。
04
肖邦一生處于民族危亡時期,強烈的愛國主義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肖邦在日記中寫道:“我想我離開華沙后再也不會回到我的家鄉(xiāng)了”。從此,無盡的鄉(xiāng)愁伴隨了他一生。后來他臨死的時候,對妹妹說:“請你在我死后把我的心帶回去,我要睡在祖國的地下。”這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去世時只有39歲。
05
許多作曲家的練習曲不僅是為了學習樂器而寫的。肖邦的練習曲完全突破了克萊門蒂、切爾尼、莫塞萊斯以來純技術(shù)練習曲的創(chuàng)作手法,實現(xiàn)了高技巧與豐富音樂學的結(jié)合。他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當代另一位鋼琴大師李斯特也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練習曲為題的鋼琴作品,都是技巧與音樂性相結(jié)合的典范。
06
作為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的音樂被稱為“花叢中的大炮”,深受當代音樂家李斯特和舒曼的贊賞。“出生在華沙,靈魂屬于波蘭,才華屬于全世界。”這是對他的公正評價。肖邦和“日心說”創(chuàng)始人哥白尼、物理學家居里夫人一樣,已經(jīng)成為波蘭的象征和名片,其意義早已超越了音樂和鋼琴的范疇。
07
為了紀念著名作曲家肖邦,創(chuàng)辦了被稱為“鋼琴奧林匹克”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嚴格、最權(quán)威、水平最高的鋼琴比賽之一。1986年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3784和波蘭華沙的國際機場也以他的名字命名。2010年是肖邦誕辰200周年,波蘭甚至將2010年命名為“肖邦年”來紀念。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