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6月5日電 題:山西柳林“西瓜之鄉”石西:借資源優勢助瓜農增收
作者 劉小紅 閆偉
(資料圖片)
地處山西省柳林縣城西、依黃河而居的“西瓜之鄉”石西,近年來立足鄉情實際,大力發展旱地西甜瓜產業,憑借質甜爽口等獨特品質,已成為柳林縣農產品的一張響亮名片。
石西鄉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孕育出脆爽、汁多、超甜的西瓜。同時,當地推廣使用有機肥、寬膜覆蓋技術,保障西瓜品質更高,產量更豐。
石西鄉推廣使用有機肥、寬膜覆蓋技術,保障西瓜品質更高,產量更豐。 王鳳云 攝石西鄉已有四十余個西甜瓜大棚種植。當前正值西甜瓜早上市,石西鄉的棚栽瓜深受消費者喜歡,周邊縣市乃至陜西的顧客都前來搶購。
“今年甜瓜長勢很好,個頭大、掛果均勻,口感跟往年基本相似,我的瓜棚經濟效益能達十余萬元。”石西鄉瓜農劉二羔說。
甜瓜的生長離不開劉二羔夫婦的辛苦忙碌。從正月育苗開始,到栽苗、管護、施肥、結果再到成熟上市,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其間,劉二羔夫婦倆每天都要起早貪黑窩在棚里,為了不讓氣候影響產量、口感,夫婦倆在棚內搭設棚中棚,冷了蓋棉被防寒,熱了蓋黑紗防曬,精心呵護幼瓜成長。
由于今年氣溫不穩定,劉二羔今年給每個棚里增加了20多個浴霸燈。若遇到低溫天氣,他需在凌晨兩三點打開浴霸燈,避免因早晨氣溫太低造成瓜果凍傷。
石西鄉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孕育出脆爽、汁多、超甜的西瓜。 王鳳云 攝據了解,石西鄉依托4000畝高標準農田,培育了特色農業經濟,作為全鄉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一直以來,石西旱地西瓜不僅是該鄉的主導產業,更是柳林縣旱作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石西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高艷峰介紹,該鄉目前僅西瓜種植規模就達到2100畝,年產量600萬斤,產值1100萬元,瓜農人均增收5萬元以上。“西甜瓜產業促進了全鄉的經濟增長,有效助推了鄉村振興。”
為加快西甜瓜產業升級,石西鄉將舉辦第二屆石西鄉西瓜節,擴大石西鄉西甜瓜知名度,把“小產業”做成“大文章”,進一步增加瓜農收入。
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態優勢的石西鄉,還擁有獨樹一幟的地理文化特色。據悉,八石公路、沿黃旅游路、青銀高速交相呼應,水陸互攜,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石西鄉開發旅游優勢得天獨厚。
石西鄉鄉域地勢呈“一川兩垣三灘”,可就勢造觀、攬景入勝的地點極多。鄉村歷史悠久,鄉域內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古寺廟;鄉間流傳李闖王東渡、花佛出世等眾多神話史說,人文底蘊豐厚。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文化特色,石西鄉抓住沿黃旅游路的開通、兩河口濕地公園,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完)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