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手機中國新聞】近日,據手機中國了解,有國外媒體報道稱,由于組件產量低和進展緩慢,蘋果在印度的生產操作難以擴大規模。據悉,在蘋果供應商塔塔運營的Hosur工廠制造的iPhone外殼中,平均每兩個只有一個能夠達標,并被送到富士康進行組裝。50%的達標率十分底下,這不僅與蘋果的“零缺陷”制造和環保目標相悖,就算放在其他生產操作中也十分“難看”。
蘋果
一位前蘋果工程師向媒體透露稱,中國的iPhone供應商在贏得iPhone訂單方面采取了“極力爭缺的做法,而且常常以“難以解釋的速度”提前數周完成了工作量。此外,該工程師還表示,在印度的生產操作沒有以中國工廠的速度運行,因為這里沒有緊迫感。
目前,蘋果致力于改善印度的制造能力。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稱,蘋果已經派遣來自加利福尼亞和中國的產品設計師和工程師前往印度南部的工廠培訓當地人,并幫助建立生產操作。
經了解,蘋果從2017年開始在印度生產入門級iPhone型號,iPhone SE就是在當地生產的第一批機型。2022年,蘋果大幅增加了在印度的生產,中國推出iPhone 14數周后就在印度生產了部分機型。
iPhone 14系列
據媒體報道,印度公司塔塔有意成為未來的蘋果全服務供應商,并正在與正與蘋果iPhone代工廠商緯創(Wistron)談判。但蘋果的長期計劃則是將全球供應鏈多樣化。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