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科創板企業華熙生物迎來上市三周年。歷經三年發展,華熙生物已經發展成為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在業績表現、戰略布局、品牌價值等方面均成果頗豐。
而在步入科創板上市三周年之前,華熙生物剛剛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成績單,再一次取得不俗業績。根據2022年前三季報,華熙生物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20億元,同比增長43.43%;實現歸母凈利潤 6.77 億元,同比增長21.99%;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 6.01 億元,同比增長34.51%。就單三季度,其營業收入13.85億元,同比增長28.76%,歸母凈利潤2.04 億元,同比增長4.86%。
可以看到,自2019年上市以來,華熙生物業績營收由18.86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9.48億元,業績一路穩定走高,表明企業盈利能力的持續向好。
盈利能力的穩健發展一方面得益于華熙生物在科學技術底層基礎的扎實推進。據悉,華熙生物深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兩個研究)二十余年,形成六大研發平臺,構筑了強大的競爭壁壘。在研發投入方面,三年來其研發支出由2017年的0.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8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3.28%。而此次202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達2.77億元,同比增長44.28%。
除了科研能力的基礎建設之外,盈利能力的強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華熙生物在業務模式上的發展升級。2019年11月上市初期,華熙生物主要為原料、醫療終端、功能性護膚品三駕馬車業務模式。隨著2021年初透明質酸入食的政策準入開放,華熙生物拓展了功能性食品新賽道,發展為四輪驅動業務模式。業內人士認為,受疫情等不穩定因素影響,全球供應鏈受到沖擊,而華熙生物四輪驅動的業務模式相輔相成、協同作用,抗風險能力更強,所以在疫情之下華熙生物仍舊能保持持續的穩健增長力。同時新賽道的拓展為未來新增長點鋪排奠定基礎。
在穩健發展的同時,華熙生物也將目光放在更為前瞻的戰略布局之上,合成生物技術正是其未來的一步戰略重點。據半年報顯示,華熙生物自2018年開始布局合成生物,2022年上半年華熙生物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已經開展了多種生物活性物研究項目,在透明質酸酶,硫酸軟骨素、肝素、膠原蛋白、麥角硫因、人乳寡糖等產品上已經取得進展,并實現了紅景天苷、白藜蘆醇、β-胡蘿卜素和蝦青素的生物合成,以及高純度麥角硫因、5-ALA、維生素C葡萄糖苷、紅景天苷等物質的發酵工藝驗證。通過合成生物技術,華熙生物將獲得更多生物活性物質,推動降本增效,拓展新應用場景,進而提升企業戰略成長空間。
經過前期的布局和建設,目前,華熙生物已經成為國內“唯一”集合成生物“研發創新能力、中試和產業化能力、市場轉化能力”三大能力為一體的合成生物全產業鏈企業,具備顯著競爭力。
對于華熙生物未來的發展戰略,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曾表示,在兩個研究支撐下,華熙生物實現了三個“十年”的跨越。第一個“十年”實現了生產能力持續增長,成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研發和銷售企業。第二個“十年”實現向透明質酸終端領域邁進。第三個“十年”則是朝著以合成生物技術驅動的生物活性材料的全產業鏈平臺型企業發展前行。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