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上海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聯動優勢”)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被國家外匯管理局罰款1095.42萬元。
據官網及天眼查介紹,聯動優勢成立于2003年,面向金融機構和產業經濟提供綜合性金融科技服務,是國內最早進入移動支付領域的企業之一。2016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上市,成為海聯金匯(002537)全資子公司,收購金額為30億元。2011年8月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在去年年底完成了支付牌照的續展,有效期至2026年。
彼時,聯動優勢被海聯金匯收購,給出業績承諾:2016年到2018年的凈利潤應分別不低于2.2億元、2.6億元和3.2億元。2018年,聯動優勢凈利潤2.38億元,未達到業績承諾,2019年,聯動優勢由盈轉虧4.06億元。據海聯金匯2022年半年報,期內聯動優勢營業收入6.25億元,凈利潤2162萬元。
聯動優勢科技疑在2016年前涉足借貸業務,天眼查信息顯示,有眾多聯動優勢科技申請的執行裁定書涉及民間借貸糾紛,要求被告執行本金和利息償還,部分追溯至2015年;子公司蜜小蜂曾涉足消費金融業務。聯動優勢科技在17年注冊商標的信用卡代還產品“還了么”。
早在2017年,藍鯨財經曾報道聯動優勢涉嫌大量亂扣費投訴問題。有投訴人告知,此前并無網上消費,也未辦理網貸或分期,銀行賬戶萬元現金被聯動優勢劃至長沙浦發銀行。支付行業人士告知,不排除盜刷、用戶關聯的商戶所屬公司通過聯動優勢資金歸集、或用戶無意簽署相關授權協議的可能。
2018年,聯動優勢收央行巨額支付罰單,被罰沒2000余萬,涉及為非法交易提供了網絡支付服務、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等違法違規行為等問題,前后多次遭央行處罰;同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也對聯動優勢開出215.05萬元的罰單,原因是“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
去年7月份,因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與其進行交易、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聯動優勢被央行罰款761萬元。2022年以來,聯動優勢因KYC不力等原因再被罰沒608萬余元;河北分公司此后被罰77萬元。
此前,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卡利寶支付與聯動優勢一審民事裁定書,因合同糾紛,卡利寶支付2021年11月2日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聯動優勢名下的銀行存款467.52萬元或者查封、扣押相應價值的財產。天眼查顯示,卡利寶支付大股東為廈門金聯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法人、實控人為洪明樹。
據自媒體支付百科稱,2019年,卡利寶支付與聯動優勢合作,代理了兩款產品。合作初期分潤能正常發放,從2020年開始,聯動優勢開始拖欠卡利寶支付的分潤,從時斷時續到直接不發,交涉未果,卡利寶支付遂將聯動優勢告上法庭。(藍鯨財經)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