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法國經濟今年有望增長0.7%。法國央行也上調了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預期,認為今年前兩個月工業和商業服務活動活力增強。同時,法國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躍升至54,高于上月的51.7。分析認為,法國經濟整體上正回歸溫和復蘇軌道。
2020年9月,法國啟動大規模經濟復蘇計劃,推出一系列“組合式”舉措,以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綠色增長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這成為助推法國經濟回歸增長軌道的重要動力。自2020年以來,法國新設立企業數量連創新高,2022年達107.2萬家,其中27.99%為初創企業,微型企業占61.19%。失業率則連創新低,2022年第四季度降至2008年以來最低值7.2%。
在促進企業競爭力方面,一是減負降稅,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之前,法國企業的生產稅種類多且稅額高,2018年企業生產稅占國內生產總值3.2%,是同期歐盟平均水平的兩倍。自2021年初以來,法國持續削減包括企業應繳增值稅、企業廠址應納土地稅等生產稅,惠及42%的中型企業、32%的小型企業及26%的大型企業。同時,還投入30億歐元鼓勵包括國家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各地投資基金在內的金融機構,幫助企業提高投融資能力。
二是加強國家經濟和技術自主。過去3年來,法國投入10億歐元專項基金扶助工業發展,鼓勵法國工業企業將生產活動遷回本土,并重點支持醫藥衛生健康、農產品加工、重要工業原材料、電子、5G應用等產業部門。
三是實施“部分失業”措施。即企業承諾不因疫情造成經營活動停擺而解雇員工,保留其工作崗位,向政府申請補償救助,并設專款為此類員工提供如網絡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職業技能培訓,增強其就業能力。
在推動綠色增長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法國是率先貫徹“歐洲綠色新政”并將“下一代歐盟”綠色復蘇增長戰略納入本國發展計劃的歐盟國家。法國政府確定了綠色氫能、低碳發展、量子計算和網絡安全等優先投資領域,并啟動相應發展戰略,自2021年起5年內總預算達200億歐元。積極的產業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外來投資,法國在2022年連續第四年成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歐洲國家。
不過,法國經濟復蘇之路仍面臨一些挑戰。首先,相關政策實施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如產業回遷計劃自實施以來,法國政府已審批援助近1000個回遷申請項目,但提升本土制造能力、產業活力及就業吸納能力并非短期內就能實現。加上美國為一己私利出臺《通脹削減法案》,對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工業體系構成不小沖擊。其次,公共債務壓力突出。法國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多年來均超過歐盟警戒線和歐盟平均值,2022年達111.6%。此外,通脹加速、烏克蘭危機等不利因素將在2023年繼續困擾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地區經濟復蘇。
這些機遇和挑戰將持續考驗法國經濟韌性和長期競爭力。因此,營造與維護平穩、可持續的外部經濟環境,加強與各方經濟合作,對法國經濟中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孫艷,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