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 記者王偉報道:近日,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受嚴峻經濟環境和廠商提價影響,將2022年AR/VR頭顯全球出貨量下修至970萬臺,較早前預測1107萬臺的總量降低12.3%。
2021年,元宇宙概念持續走熱,作為元宇宙重要接入路徑的AR/VR設備出貨量創歷史新高。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達到1123萬臺,同比增長92.1%,其中VR頭顯出貨量為1095萬臺。
行業認為,全球出貨量突破千萬臺是VR/AR硬件領域的重大里程碑。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虛擬現實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趙沁平做出重要判斷:“2021年是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重要年份,全球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硬件設備年度銷量超過1000萬臺,標志著虛擬現實迎來消費端放量拐點。”
基于2021年高速發展態勢,IDC在今年年初預測2022年全球AR/VR設備出貨量將達1107萬臺。此次下修預期,IDC給出的原因是全球嚴峻經濟環境和廠商提價,2022年全球AR/VR設備出貨量的最新預期數字為970萬臺,較2021年同比下降12.8%。
在市場競爭格局方面,今年Meta的市場占有率由去年的78%上升至84.6%,牢牢占據榜首位置。今年進軍國際市場的抖音集團旗下VR硬件品牌PICO以7.4%的市占率位列第二,全球出貨量第三至五名的市占率相似,大概在1%~2%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下修與Meta的產品定價和策略調整密切相關。今年,受反壟斷調查和減少虧損等因素影響,Meta將Quest 2的零售價由199美元提高至299美元,漲價讓這款全球暢銷產品的銷量受到負面影響,直接拉低了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此外,今年Meta發售的新品——Meta Quest Pro瞄準B端市場,1500美元的定價也讓普通用戶望而卻步,并未對全球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不過,IDC認為,2023年市場將恢復增長態勢,索尼、蘋果等消費電子巨頭將在明年發售VR新品,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同比將增長31.5%。IDC預計,未來數年AR/VR頭顯都將保持30%以上的持續增長,或將在2026年達到3510萬臺的出貨量。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