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日訊(記者王婉瑩)2月28日,《“小巨人成長記”——巧用數字生產力工具,加快中小企業數實融合步伐》(以下簡稱“案例集”)在京發布。案例集提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兼顧統一性和差異性,釘釘+低代碼開發,向中小企業提供了“小快輕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是一條普惠、個性、低成本的數字化轉型的新路。
【資料圖】
阿里研究院和釘釘聯合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案例集
中小企業亟需“小輕快準”解決方案
中小企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但相比于大企業,中小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都較為落后,使得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更容易陷入困境。
2022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指引和方向。《指南》指出,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要聚焦中小企業轉型痛點難點,提供“小快輕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指南》還首次指出,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可以研發推廣低代碼產品服務,助力中小企業自行創建、部署、使用和調整數字化應用,提升中小企業二次開發能力和需求響應能力。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陶元談到,調研數據顯示,低代碼等“小快輕準”產品好評度較高,但目前僅不到25%的被調研企業應用了低代碼服務,“小快輕準”產品仍具備較為廣闊的應用空間。陶元表示,降本增效和提升創新能力是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訴求,“參考性強、實績突出”和“性價比高、靈活支付”的數字化產品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平臺+低代碼降低了試錯成本,為傳統企業家和年輕的企業家,提供了跨越認知鴻溝的新機會和手段。”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基業談到,中小企業資金鏈薄弱,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才能克服短期經營困難,大幅降本增效,解決根本問題。
“像釘釘這種PaaS化平臺,首先解決了標準化的問題,提供原子級的標準件,企業自己組裝、二次開發。”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表示,其次,幾千萬家企業組織都聚集到平臺上后,形成規模化效應,可以演變成產業鏈整體的數字化。
釘釘總裁葉軍認為,低代碼就是一種“小快輕準”的數字化方式。他介紹,福建晉江的零售企業有零有食,當地很難招聘到IT人才,IT部門只有幾個人,他們用低代碼+酷應用,在釘釘上完成所有數字化系統的打造。“數字經濟就是實體經濟,數字技術已經進入到各行各業”,葉軍說,“這是數實融合的典型樣本。”
釘釘+低代碼鋪就數字化新路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認為,釘釘+低代碼開發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鋪就了一條普惠、個性、低成本的數字化新路,助力更多的中小企業走上數字化的快車道。他表示,平臺+低代碼開發工具是劃時代的解決方案,這種模式是對傳統數字化的解決方案的解構和重組,是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新舊傳統IT系統可以是替補、集成和解構的關系,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不斷演進。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創辦第一天不是找辦公室,而是把組織建在釘釘上。”葉軍表示,釘釘作為企業數字化底座,提供了一種企業數字化的全新方式,把數字化技術普惠給中小企業,大幅降低創業門檻。
同時,釘釘參與和促進了產業鏈數字化升級,從過去關注個體效率、單個組織效率,到關注企業與企業之間乃至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效率。釘釘上匯聚了完整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汽車制造行業為例,釘釘提供了一個數字化的場合,讓上游的零部件原材料廠商、中游的整車制造商、下游的購車服務經銷商,能夠在同一個平臺高效協同,快速響應調整,交流分享經驗。
60%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的選擇
在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之下,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很多中小企業基于釘釘平臺+低代碼的方式,構建了一套全新的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葉軍透露,全國超過6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都在使用釘釘。
龍輝起重機械有限公司是山東的起重機企業,總經理和大龍介紹,他們借助低代碼開發工具,在釘釘上搭建了200多個流程表單應用,串聯起了龍輝起重工廠的“財、物、人、事”,沉淀了大量數據,讓管理層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了如指掌,同時,實現了組織管理和業務生產雙重數字化。
釘釘在PaaS化的基礎上,一直踐行生態開放,不斷提升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以繁榮的生態體系聯合生態伙伴提供豐富的企業服務。一直以食品安全為頭等大事的乳品行業里,曦強乳業利用釘釘實現了一杯牛奶的全鏈路溯源管理。借助釘釘上的低代碼產品,曦強乳業通過自己開發搭建的ERP 系統,打通了各個業務流程,實現了從牧場、生產、采購、質量、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全鏈路追溯,高效地定位問題出現的環節。
河北鑫宏源印刷包裝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經歷三次數字化變革的“老兵”,基于平臺+低代碼的方式,以極低的成本在短期內迅速落實數字化轉型,顯著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響應速度。
“有用的數字化不是讓管理的標準和制度掛在墻上,而是要真正深入到每個企業的業務生產和員工的認知中。”河北鑫宏源總經理李健說道。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