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協同隱藏的創新密碼。
作者|趙健
【資料圖】
在一周前的阿里云峰會上,阿里云智能CEO張勇曾如此評價爆火的生成式AI背后的大模型技術:
“面向AI時代,所有的產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級?!?/p>
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升級目前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有一個例外——協同辦公的智能化,已經是一場確定性的AI革命。
從Notion AI開始,海內外的科技巨頭陸續將AI引入旗下的協同辦公軟件,比如Salesforce的 Slack、谷歌的Workspace套件、微軟的Office套件等。
本周,接入千問大模型的“智能協同版”釘釘,在釘峰會上發了一條斜杠“/”,未來可一鍵喚起10余項AI能力,并向合作伙伴開放。
基于釘釘做智能化探索并非一日之功。比如,釘釘的“五星”朋友之一影石Insta360,從成立的第一年(2015年)就開始使用釘釘,一步步從釘釘的基礎辦公產品,用到Teambition、低代碼、釘釘機器人等核心產品,再到成為釘釘硬件生態合作伙伴,始終在嘗試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賦能創新。
影石Insta360屬于新科技制造企業,其核心產品全景相機的市場占有率超過40%,位列世界第一,全線產品銷售渠道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之一。
影石Insta360為什么會青睞釘釘?對此, 「甲子光年」采訪了 影石Insta360CSO (Chief Solution Officer,首席問題官)袁躍,來尋找公司在釘釘上的智能化創新密碼。
對于所有致力于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賦能創新業務的公司來說,這都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參考案例。
1.從大學生創業到國貨之光
2014年,正在南京大學讀大四、同時在校園內創業的劉靖康,偶然間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個俄羅斯人拍攝的空中全景視頻,360°無死角、極具沖擊力的畫面讓他備受震撼。
這是劉靖康第一次接觸全景相機。當時,國內的全景相機市場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日韓的三星、理光等廠商雖然推出了全景相機,但這些產品都是通過WiFi將相機與手機相連,拍完照之后要花十幾分鐘傳到手機,再花十幾分鐘去拼接才能實現全景的效果。
劉靖康敏銳地覺察到,這一痛點應該被解決,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款可以讓用戶實現即拍即得的全景相機。
2015年,劉靖康再一次開啟了創業之旅,他與幾個同學一起創立了 影石Insta360,以全景相機為基點,一步步轉向智能影像領域。
在創業起步階段,劉靖康將公司從南京搬到VR硬件供應鏈更完善的深圳,經常每天只睡3個小時,團隊還親自去工廠擰螺絲。
劉靖康把大部分資源與精力投入到了研發中。在耗時一年之后,終于攻破核心技術壁壘,于2016年正式推出了第一款可以與手機直連拍攝全景照片和視頻的Insta360 Nano相機。
這一年 影石Insta360帶著這款產品Nano到訪德國IFA展會,飽受科技愛好者、影像愛好者的好評,沒多久就賣掉了2萬臺。
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曾評價Nano為“了不起的產品”, 影石Insta360也成為全球首個入駐Apple Store的全景相機品牌。
影石Insta360CSO袁躍表示:“很多國內品牌今天都在琢磨如何出海,但不妨凡爾賽地說,影石Insta360一不小心就生而全球化了,當初團隊也沒有料到。”
成立8年, 影石Insta360一路從一個十幾人的90后大學生創業團隊,發展為如今近千人規模的“國貨之光”。
今天, 影石Insta360產品線覆蓋了專業級VR全景相機、消費級全景相機、消費級運動相機、視頻會議產品,線上線下產品銷售渠道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1年, 影石Insta360入選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并通過了科創板過會申請,如今的狀態為“提交注冊”,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
影石Insta360的成功離不開對“創新”的投入,正如其公司名字一樣。
根據招股書, 影石Insta360最近3年的研發費用均超過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在10%以上,研發人員占比46.3%。
如今, 影石Insta360已自主研發形成了以全景圖像采集拼接技術、防抖技術、AI影像處理技術、計算攝影技術、模塊化防水相機設計技術等為核心的技術體系。
在 影石Insta360的創新之路上,作為智能協同平臺的釘釘,既是一名見證者,也是一名參與者。
2.產品上線從3周到3天
2015年末, 影石Insta360剛成立不久,就考慮引入一款靈活的企業辦公軟件進行公司管理。
當時市面上可選擇的成熟產品并不多,恰好誕生不滿一年的釘釘提出“釘釘,是一個工作方式”的口號,于是 影石Insta360選擇了釘釘。
當時釘釘的產品線還遠沒有今天這么豐富, 影石Insta360主要應用了釘釘的IM (即時通訊)、考勤打卡等原生產品功能,但也解決了當時的一些剛需。
影石Insta360CSO袁躍回憶道:“最開始大家肯定還是釘釘、微信混合使用,有一些員工離職了還長期留在公司微信群內,當時的保密工作還沒做的那么充足,有時候就在里面閑聊起來了。好在沒有發生特別嚴重的信息泄密,但這也是不應該出現的狀況?!?
此后, 影石Insta360逐漸把工作流全部遷移到釘釘上來,如果員工離職了就會自動退群,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安全。
這只是組織數字化很小的一個案例。真正讓 影石Insta360感受到質變的,還在于業務的數字化。
對于業務協同這件事,袁躍表示:“ 影石Insta360的企業組織架構相對比較復雜,我們內部也常說我們是一個工種很多的公司,因此整體的工作流會比較強。所以我們通過一些數字化手段來提高協同的效率?!?
其中,研發管理流程是 影石Insta360做業務數字化的重要一步。
和傳統的制造業公司不同, 影石Insta360從成立第一天起,就注重軟件與硬件的協同。
影石Insta360創始人劉靖康曾表示:“我們在軟件方面的努力,可以滿足消費者‘即時’的需求,讓用戶在使用我們的相機拍攝完后,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對拍攝內容的處理,馬上可以分享。”
在軟件研發流程中, 影石Insta360的痛點是, 此前insta360 APP迭代開發過程中,需求、任務、bug散落在不同地方,從提測到上線需要3周,迭代周期和進度不可控,還需要配合整機上市才能更新版本。這影響了整體研發效率。
最終, 影石Insta360軟件交付管理負責人決定將該軟件的需求池管理、迭代規劃、迭代開發、測試管理、缺陷跟蹤、迭代回顧、研發資源管理、工具鏈集成全部在釘釘Teambition上完成, 迭代規劃和任務排期一目了然,提測到上線時間從3周縮短至3天,研發效率的人天考核數值實現翻倍提升,接近行業最優秀水平。
而在硬件研發層面, 影石Insta360則引入了釘釘的低代碼能力。
影石Insta360在去年推出了5款新品,而新品研發過程動輒1-2年,涉及10多個部門上百人員跨部門協作。
硬件產品研發大致分為4個階段:EVT(工程驗證)——DVT(設計驗證)——PVT(驗證測試)——MP(量產)。僅僅是EVT一個階段,又要經過成本評估、風險清單、硬件設計、光學設計等多部門近20項評審環節。
袁躍表示:“即便如此,依然會因為流程繁瑣而漏掉一些細節,而任何一個微小的變更沒有執行到位,往往都會在量產階段爆發,帶來負面影響?!?/p>
除了風險,還有時間成本。過去,EVT階段,項目經理只能拿著不同的紙質材料,跨部門找人,經過一次次溝通協調,光簽字環節就要花費幾天時間。
針對硬件研發等痛點, 影石Insta360在釘釘上用氚云搭建了 181個 低代碼應用?,F在, 影石Insta360借助低代碼搭建的一套研發項目管理系統,涵蓋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將每個環節分解,與責任人進行綁定,相關資料通過釘釘上傳,進度公開、透明。
袁躍表示:“ 將這樣一套工作流從線下搬到線上,就避免掉了很多個人因素差異而導致流程的進度差異,尤其是在我們內部協作非常復雜的情況之下,工序的標準化就會節約大量的成本和時間?!?/p>
在用低代碼進行流程管理之后, 影石Insta360硬件研發的協同效率提升一倍,節省了上百萬的成本,所有環節 資料、憑證均可留存、沉淀、追溯,為后期管控提供保障。
3.智能機器人的十八般武藝
影石Insta360早期的數字化實踐,是由各個業務部門各自推動的。后來, 影石Insta360成立了專門的IT部門,探索用數字化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工具與效率的問題。
袁躍表示:“IT部門會幫我們去普及、挑選甚至是優化數字化工具的使用方式。業務部門會向其提需求,IT部門幫業務部門處理問題。”
2021年,IT部門收到了業務部門一個緊迫的需求。
芯片是 影石Insta360的重要原材料,構成公司產品的核心零部件。但在疫情影響之下,物料緊缺,保障芯片供應成為維持生產良好運轉的關鍵。
但是,一個采購員需要負責上千類物料的采購。為了能夠成功下單芯片,采購人員需時刻盯著物料官網,不停刷新來進行搶單,緊張程度堪比雙十一。但通過人力進行這一操作,長時間下來總有疏漏。
接到這一痛點需求之后, 影石Insta360的IT主管開始尋找解決方案,最終在釘釘上發現了一個智能化應用—— 釘釘機器人。
釘釘機器人是由釘釘團隊開發,可以在釘釘群內自動推送消息與提醒功能的工具,既可以開箱即用,也可以進行二次開發。
于是,IT部門通過釘釘機器人將公司的物料管理系統和釘釘群聊打通,讓釘釘機器人替人搶單。之后,每隔2小時系統就會自主刷新,上千種目標物料一旦上架,釘釘便會自動推送給采購員,實現精準搶單。
釘釘上這一款智能化“搶芯”的應用讓袁躍至今印象深刻。他對此評價:“釘釘機器人不僅保障了關鍵物料的到位,還能每個星期節省2個人天數?!?/p>
在采購部門的成功應用,也讓釘釘機器人逐漸推廣到了 影石Insta360的多個部門。釘釘機器人具備了“十八般武藝”。
當遇到雙十一等大促節點,商城系統往往會涌進大量訂單,而不同平臺有不同的發貨規則和時間節點。過去,全靠人力調度,每天倉庫主管需要在店鋪盯著后臺檢查是否有發貨堆積。在將釘釘機器人和 影石Insta360自建商城的運營后臺打通后,一旦出現發貨延遲,釘釘機器人便會第一時間在釘釘群里發出“發貨堆積”預警,并推送至打包人員,避免訂單違約。
在產研團隊, 業務人員通過釘釘機器人推送的運營數據,洞察到產品 Insta360 GO下的騎行運動模版點擊和下載率極高,便將結果同步至研發、市場及運營部門。一個月內,研發人員馬上針對騎行定制出更多模版供用戶選擇,市場部門則接觸騎行領域KOL進行產品推廣,半年后, 影石Insta360自有商城更基于此打造了專門的騎行套裝,增強了用戶粘性。
市場團隊使用釘釘機器人抓取信息,實時在釘釘群里推送,監測外部市場動態、傾聽用戶反饋,幫助市場團隊洞察用戶需求。2023年,市場團隊通過AI機器人推送的消息,發現產品潛在用戶群體之一——“卡友”。發現這個用戶群體后, 影石Insta360在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運營話題#帶著影石開卡車#,目前話題量近2000W,幫助品牌精準鏈接到客戶群體,同時收獲巨大品牌曝光。
如果說Teambition、氚云幫助 影石Insta360對既有的研發管理流程進行了數字化的降本增效,那么像釘釘機器人這樣的智能化能力則是助力 影石Insta360實現了科學的業務決策。
4.生成式AI引爆創新革命
2022年, 影石Insta360更新了公司的slogan—— Think bold,旨在通過技術幫助用戶把一些大膽的創新、想法變成現實。
如今,創新這件事有了新的生產力——大模型驅動的生成式AI。
影石Insta360對即將到來的AI革命感到興奮。袁躍表示:“智能化一定是未來趨勢,我們的愿景也是成為世界一流的智能影像平臺。我們通過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為各行各業提供智能影像的解決方案?!?
影石Insta360已經推出了一些AIGC的解決方案,比如搭載了Auto-Frame的自動取景技術,能夠自動判斷影片中的精彩片段,并且在鏡頭前添加一些很自然的轉場效果,配上合適的音樂快速出片。
2022年8月, 影石Insta360進行戰略調整,發布新產品 AI云臺攝像頭Link,首次涉足企業辦公場景,進軍視頻會議市場。
此后, 影石Insta360與釘釘就視頻會議硬件展開合作,釘釘將向 影石Insta360開放其自研視頻會議一體機F2的音頻算法和工程化方案,這些技術將提升 影石Insta360在視頻會議硬件終端領域的基礎研發能力,例如遠距離拾音、智能降噪和聲源定位等。
袁躍向「甲子光年」透露:“從外設的認證到現在硬件層面的深度合作,釘釘的技術幫助我們加快了產品創新的步伐。今年下半年這款合作產品將會推向市場。”
2015年剛開始用釘釘的基礎功能時, 影石Insta360只是釘釘千萬中小用戶的普通一員;后來隨著Teambition、氚云低代碼以及釘釘機器人的應用, 影石Insta360成為釘釘的核心用戶。如今, 影石Insta360加入釘釘“朋友圈”,從用戶關系升級為更為緊密的合作伙伴。
本周釘釘發布一條斜杠“/”,未來可一鍵喚起10余項AI能力,并向合作伙伴開放。對于未來與釘釘在智能化方向的合作,袁躍也表示“非常期待”。
一款智能辦公軟件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創新?對此,袁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就像 影石Insta360的Slogan——Think bold一樣,這并非是憑空想象的概念,第一步往往是洞察市場需求、捕捉市場變化,來推動產品的創新與落地。而釘釘工作流、釘釘機器人,就是對業務創新的輔助工具。創新是我們的生命力,但創新需要在不同的視角下碰撞誕生,所以一個人很難創新。釘釘這樣的協同辦公工具幫助大家高效協同,釋放出大家更多精力,大家才有機會去想出一些創新的東西?!?
生成式AI帶來的創新革命才剛剛開始,將會給生產力帶來指數級的提升。
比如,低代碼廠商炎黃盈動估計,與生成式AI結合的低代碼、無代碼搭建應用,將比傳統的軟件開發提升100到1000多倍的效率。
圖片來自炎黃盈動
正如葉軍在釘峰會上所言,未來人和軟件的交互將變得非常簡單,產品會走向極簡,甚至可能就是通過一條斜杠來喚起所有功能。每家企業都需要思考人與科技、機器的關系,堅定以人為本,科技服務于人,讓人從常規、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做更有創造力的事情。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