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相機相比,手機有著輕便小巧的特性,拍攝門檻也更低。然而隨著手機攝影不斷迭代升級的過程中,手機的影像系統也變得原來越大,負擔也變得更重。
索尼Xperia 1 V
(資料圖)
“輕薄”與“高畫質”能否兼得?提升拍攝質量的同時,能否降低手機的使用負擔?索尼用最新的旗艦Xperia 1 V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次,索尼通過采用“雙層晶體管傳感器技術”,進一步提升了主攝的拍攝能力,同時也將后置鏡頭的凸起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讓整機看上去依然輕薄趁手。
雙層晶體管像素結構傳感器加持 影像能力再度提升
在當前的智能手機市場,“影像旗艦”似乎與“1英寸大底”畫上了等號,然而搭載大底傳感器后也會導致機身變得更加厚重,進而增加使用負擔。
索尼Xperia 1 V
影像旗艦紛紛采用“大底傳感器”,是為了在有限的機身內,利用大底得到更多的進光量,而這次索尼Xperia 1 V主攝鏡頭所采用的“Exmor T雙層晶體管像素結構傳感器”,同樣是為了增加進光量而生的。據官方介紹,這枚全新的傳感器采用雙層結構,第一層為光電二極管,第二層為像素晶體管。這種全新的設計可以讓第一層的光電二極管捕捉更多的光線,降低圖像噪點,提升弱光環境下的成像質量。
使用索尼Xperia 1 V拍攝
使用索尼Xperia 1 V拍攝
使用索尼Xperia 1 V拍攝
熟悉索尼相機的用戶對“Exmor”品牌應該不會陌生,它是索尼用于相機產品的感光元件品牌,也同樣運用在Xperia手機中。從最早采用背照式結構的Exmor R,到采用層積式結構與支持相位對焦的Exmor RS,再到最新Exmor T,索尼也將在影像層面上的所有新科技,帶到了自家最新的旗艦手機中。而通過樣片來看,搭載全新傳感器的索尼Xperia 1 V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的確能夠拍攝到純凈的畫面,將畫面放大來看也不會有明顯的噪點。而且索尼Xperia 1 V的成像速度同樣控制得不錯,按下快門稍作等待即可看到暗光環境下的成片效果。
在日常拍攝時,索尼Xperia 1 V強大的實時對焦能力,也能大大提升成片率。如果你之前曾經使用過索尼微單,對這套對焦系統一定不會陌生,當手機檢測到被攝對象后,即可直接框選,并且在半按快門對焦時,通過追蹤人眼的方式精準捕捉被攝物體。另外,源自索尼相機的實時追蹤功能,同樣被索尼Xperia 1 V集成,在拍攝時只需要在手機上點擊被攝物體,即可實現實時跟蹤。
索尼Xperia 1 V支持眼部對焦
如果你是一位專業用戶,或者對索尼相機的使用方式了如指掌,索尼Xperia 1 V中的各種手動拍攝模式也能讓你為你的創作提供幫助。在不同模式下,包括光圈、焦距、對焦模式等等都可以直接調節,而且它的UI設計也延續了索尼相機的設計,這無疑讓它多了幾分專業感。在連拍方面,索尼Xperia 1 V從此前的20fps高速連拍升級到30fps高速連拍,提升了抓拍的準確性。
保證高專業度的同時,索尼也將微單中頗受好評的“Creative Look創意外觀”帶到了Xperia 1 V中。除默認的標準ST外模式外,索尼Xperia 1 V提供5種不同色彩預設,例如飽和度較低的“中性NT”、色彩更加淡雅,能夠給人平靜感的“膠片FL”以及充滿日系明亮風格的“柔和高調SH”等等,這些不同的色彩預設能夠很好地滿足個性化的創意視覺需求,同時大大節省后期處理時間。
使用索尼Xperia 1 V拍攝
使用索尼Xperia 1 V拍攝
使用索尼Xperia 1 V拍攝
索尼Xperia 1 V定位旗艦,其影像系統自然也要做到出色。這次,索尼Xperia 1 V依然通過三顆鏡頭,覆蓋超廣角-廣角-長焦等從16mm到125mm焦段,而三顆鏡頭在拍攝時,也提供了足夠穩定的成像質量。當然,通過鏡頭區域的T*字樣也能看到,索尼Xperia 1 V同樣采用了源自蔡司的T*鍍膜技術,這也能確保在光線復雜的場景下,獲得純凈的畫面。
索尼Xperia 1 V采用蔡司的T*鍍膜技術
除主攝外,長焦鏡頭也是我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鏡頭之一,它帶來的畫面壓縮感,非常適合拍攝人像。而索尼Xperia 1 V的長焦鏡頭同樣充滿看點。這顆鏡頭通過焦距調節鏡片和AF自動對焦鏡片協同工作,能夠在85mm到125mm之間實現連續不間斷的光學變焦,確保長焦端也具備極高的清晰度。
索尼在一部影像旗艦內,配備了采用“雙層晶體管像素結構傳感器”的主攝鏡頭,還配備了支持“連續不間斷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這些全新科技的加入都讓拍攝這件小事變得更加輕松。而且,這一切也不會影響到整機的厚度與重量,它背部的影像系統依然小巧,看上去也不會突兀。
索尼Xperia 1 V采用實體相機按鍵設計 可以實現類似單反的拍攝體驗
另外,索尼Xperia 1 V在拍攝體驗上,也與索尼相機高度相同。當聽到熟悉的對焦確認聲以及快門聲,甚至讓我產生一種拿著索尼微單拍攝的感受。另外,索尼Xperia 1 V的兩段式相機快門按鍵依然采用了特別的花紋處理,這也大大提升了按快門的手感。
而針對當前日益火爆的vlog需求,索尼也將頗受好評的電影攝影機色彩科學S-Cinetone帶到了手機中。通過S-Cinetone移動版,每個拿起索尼Xperia 1 V的用戶,都能拍攝到充滿電影感的畫面。而且這種自然的中間色調以及柔和的色彩,是不需要后期編輯的,只需要拿起手機,即可開始創作。
在拍攝視頻時,我們也會利用升格,去拍攝更多意想不到的畫面。這次得益于強大的性能,索尼Xperia 1 V的三顆鏡頭全焦段均支持4K 120FPS的拍攝,并且通過幀率設置,最高可以實現5倍慢動作拍攝。
外觀設計
“延續性”在索尼Xperia 1 V的外觀設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從第一代Xperia 1開始至今,索尼依然將這種簡約且經典的設計延續下去。這次Xperia 1 V采用了6.5英寸的21:9比例屏幕,在點亮屏幕的那一刻,這塊無劉海無挖孔的屏幕能夠帶來沒有視覺遺憾的顯示效果,在瀏覽21:9比例的電影時,完整無黑邊的視覺效果,也帶來了相當沉浸的感受。
索尼Xperia 1 V
從硬件參數上看,索尼Xperia 1 V的屏幕相當能打。這塊6.5英寸的屏幕擁有4K分辨率,并且支持120Hz的刷新率以及240Hz的觸控掃描率。不過索尼旗艦的賣點從來不是硬件本身,而是索尼搭載的各項自研技術。這次在Xperia 1 V上,索尼為用戶帶來了源自索尼電視的X1 for mobile圖像處理引擎,并且這塊屏幕還支持由CineAlta調校的大師顯示模式,這個模式不但擁有極高的色彩準確度,還內置了特別校準的D65白點,因此我們也能透過索尼Xperia 1 V的這塊屏幕。觀看到更加貼近創作者真實表達意愿的作品。
至于背部的細節設計,同樣讓我們看到了索尼對待旗艦手機的態度。它的背板采用耐刮擦的康寧大猩猩玻璃,并且在玻璃的表面,還擁有細微的菱形突起。這項特別的設計能夠帶來細膩的手感,并且能有效減少指紋附著,握持手感更加舒適。
索尼Xperia 1 V的整機重量為187g,厚度為8.3mm
值得一提的是,在旗艦手機紛紛增厚增重的今天,索尼Xperia 1 V依然保持了輕薄的設計理念,187g的整機重量以及8.3mm的厚度,也不會帶來很大的握持負擔。并且,索尼Xperia 1 V的側面同樣擁有條形紋理的設計,這同樣能加強整機的握持手感。
性能表現
Xperia 1系列在硬件層面始終位于領先地位,這次索尼Xperia 1 V也同樣如此。在硬件層面,這部手機采用了當前性能位列第一梯隊的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這顆強大的芯片也能確保手機擁有足夠強大的性能表現。
使用索尼Xperia 1 V玩游戲
目前游戲是能夠檢驗性能的場景之一,我們使用《原神》、《王者榮耀》等手游進行實測,游戲運行過程中相當穩定,不會掉幀。另外,這次索尼還優化了內部的散熱系統,它的散熱材料面積增加了約60%,搭配新的系統調度以及耗電管理方案,運行游戲時機身背部發熱也控制得相當合理。
Xperia Stream游戲風扇擴展塢
當然,如果你是一位重度游戲玩家,不妨考慮搭配一個Xperia Stream游戲風扇擴展塢,這是索尼專門為游戲玩家打造的散熱器,它采用特殊的全機身散熱系統,高效降溫,同時配備了多功能的接口,滿足長時間游玩/直播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Xperia 1 V的雙揚聲器也經過全面升級,通過全新揚聲器發聲單元的加入,無論是玩游戲還是聽音樂,雙揚聲器廣度和深度表現都相當出色,尤其是播放360臨場音效的音樂時,雙揚聲器提供的包裹感,也將音樂從左右兩側提升到了更廣闊的“空間”層面。而且針對喜歡有線耳機的用戶,索尼Xperia 1 V依然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這一設計對于還在使用有線耳機的用戶而言無疑是個福音。
索尼Xperia 1 V依然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
除了這些強大的硬件外,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地化”同樣是消費者經常會討論的問題之一。通過此前索尼攜手Flyme的動作就能看出,索尼一直關注者中國市場,并針對中國消費者進行深度適配。雖說索尼Xperia 1 V在系統UI設計上依然遵循著原生Android,但在細節層面的改進,也讓我們看到了索尼的努力。
在索尼Xperia 1 V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Flyme的影子。包括天氣、郵件、圖庫、信息等App均采用由Flyme打造的版本,Aicy助手、Aicy縱覽等Flyme的功能,同樣直接集成在手機中。而且索尼也提供了定制版的換機助手,便于用戶從舊機型轉移至最新的索尼旗艦中,而且通過最新的節能優電,也能了解到軟件是32位還是64位。
寫在最后
在智能手機紛紛“卷影像”的同時,機身的重量也在變得更厚更重,而索尼Xperia 1 V的出現,給了行業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也許強大的影像旗艦并不一定又厚又重,通過引入雙層晶體管像素結構傳感器的主攝鏡頭以及支持連續不間斷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索尼終于在一部手機中,實現了“輕薄”與“高畫質”的兼得。
當影像旗艦變得更加輕巧,也將驅使更多的人拿起手機拍攝自己喜愛的畫面,而這也是手機影像存在的意義。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