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了擺脫對西方芯片技術的依賴,國內市場掀起了一股自主造芯的熱潮,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能聽到芯片“國產化”的捷報,而在一個又一個的捷報當中,“純國產”“100%國產”等名詞成了國人關注的焦點。
近日,國產CPU巨頭龍芯中科宣布了一條好消息,基于龍芯架構的新一代四核處理器龍芯3A6000流片成功,代表了國產自主桌面CPU設計領域的最新里程碑成果。
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的測試結果顯示,龍芯3A6000的主頻達到了2.5Ghz,支持多線程技術,全芯片8個邏輯核,總體性能與英特爾2020年上市的十代四核處理器相當。言外之意,我國自主研發的CPU不僅打破了英特爾、AMD的壟斷格局,更是逼近了市場主流產品。
或許與國際一線產品相比略顯遜色,但在龍芯瘋狂“補課”的情況下,單核性能提升了60%以上,多線程性能更是超過了一倍之多。關鍵3A6000從頂層架構到指令集功能,無須外國授權,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背景下能成功流片,可見制造環節已經實現了國產替代,這才是真正的“純國產”芯片!
當然,好的芯片還需要生態的支持。據悉龍芯架構已經得到了上百個與指令集相關的國際軟件開源社區的支持,也有統信、麒麟、歐拉、鴻蒙等國產操作系統的支持,微信、QQ、釘釘、WPS等國內常用軟件的支持,基本形成了與X86、ARM并列的基礎軟件生態,這為國產處理器市場的開拓夯實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近些年網絡安全事故頻發,大數字時代如何攻堅網絡安全方向早已成為中國科技企業的重要使命,而龍芯3A6000片也集成安全可信模塊,可提供安全啟動方案和國密(SM2、SM3、SM4等)應用支持。
此前,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自信滿滿地表示:希望能在2025年走向開放市場,2030年走向國際市場。如今看來這一日期很可能會提前來臨!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