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蘭州1月18日電 (記者 丁思)美食文化是甘肅與東盟國家交流交往的“先行官”。有著相近的宗教和生活習慣,加之鄰近的地緣優勢、暢通的通道物流,食材新鮮和種類多樣的甘肅清真食品,如何搭起彼此間溝通的橋梁?這也成為今年甘肅兩會代表關注聚焦的話題。
近年來,位于“陸上絲綢之路”的甘肅逐步出海,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商貿合作,與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等東盟國家間合作日漸升溫。2022年,甘肅對東盟進出口值為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4.6%,牛羊肉、牦牛乳等清真產品,以及“甘味”農產品成為新的增長點。
“甘肅有臨夏回族自治州,東盟國家有龐大的穆斯林民眾,他們在飲食習慣、生活用品等有著諸多相似性,這對于甘肅清真產品走出去,有互補優勢。”18日,甘肅兩會正在進行,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陳衛中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稱,甘肅牛羊肉品質俱佳,烹飪手法多樣,“東鄉手抓”已走向海外食客餐桌。
2016年,馬來西亞伊斯蘭發展署授權認可甘肅臨夏清真食品認證中心作為在中國的清真產品國際認證機構,為甘肅清真食品出口提供了國際權威認證。
“這份國際認證為甘肅清真餐飲邁向國際市場保駕護航。”已到訪40多個國家的陳衛中建議,出口東盟市場的清真產品種類,可拓展至甘肅馬鈴薯全粉、蘭州牛肉面、西北地方小吃等,必須按照國際標準從食材源頭把控、提高產品質量,加快“出海”步伐;還可以通過舉辦清真食品節會,邀請東盟客商實地考察走訪。
在“中國牦牛乳都”甘肅甘南,青藏高原獨有的牦牛乳產品近年來升級換代,以此為基礎的“清真乳品”產業,成為當地開拓東盟市場的“媒人”。
始建于1953年的燎原乳業集團,是中國西北第一家乳制品“中華老字號”企業。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燎原乳業集團養殖基地辦公室主任金國棟說,天然無污染的乳制品滿足消費者對于綠色食品品質的追求,目前該集團產品已銷往巴基斯坦等絲路沿線國家。該集團還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建設產業園,以此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乳品產業基地。
“外國消費者喜好口感偏甜的乳品,出口還需因地制宜符合當地民眾飲食習慣。”金國棟說,目前,步入國際市場的清真食品運輸成本高、產品保質期短、包裝較為簡陋等問題還需引起重視,建議當地政府支持企業建立海外倉、改進冷鏈物流設施,并對企業給與政策扶持,擴大產品出口。
18日,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披露,蘭州至曼谷國際客運航線1月26日復航。
“便利的交通更促進兩地間交往。”金國棟說,美食是最為直接的交流,以乳品等清真食品為橋梁,該集團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推介食品所產地,及其當地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讓其能在海外落地生根。(完)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