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一盞燈,它為人們指明了通往成功的方向。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懼源于失敗的暗示。積極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順風一樣,助你不斷地前進;相反,消極暗示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影響人的一生。正如璐瑤媽媽所說的“自信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如何幫孩子建立自信呢?璐瑤媽媽認為,應做到以下七點。
一、幫助孩子做到知己知彼
自信絕不等于自以為是,它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了解了自己的實力,明白困難具體體現在哪里,并能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時,才會真正擁有自信。這其中,除了孩子自己的努力,還需要家長們的協助。
【資料圖】
二、傾聽孩子的心聲
培養孩子的自信要從傾聽開始。家長只有花費更多的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關注孩子的成長,孩子才會有存在感,才會意識到他的想法是有價值的。
為此,家長要盡可能多地陪孩子,跟他聊天。千萬不要在孩子渴望跟你溝通的時候,對孩子說“不行”或“媽媽很忙”之類的話。否則,時間久了,孩子會以為自己不被家長認可,變得自卑,關閉與家長溝通的大門。
三、及時贊賞孩子
只有當家長不斷地給予孩子正面的肯定時,孩子也才會肯定自己。所以,家長要隨時準備著贊揚孩子。即使孩子做得并不完美,你也要說:“孩子,你太棒了!”
家長不要用成人的做事標準來衡量孩子。只要孩子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或者比昨天有進步,就值得家長去肯定。如果孩子每做對一件事就能得到家長的及時肯定,他就會認為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于是愿意繼續往下做。而一次次的成功會讓孩子更加確信自己的能力。
但家長要注意,稱贊孩子的時候要堅定,避免使用“還可以”“湊合”等含糊不清的詞,而要說“不錯,太棒了!、“媽媽沒有看錯你”、“沒問題,媽媽相信你能行”,這些堅定的語句會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四、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也都有不足,家長不但要正確地認識孩子,還要幫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觀。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的嫉妒心非常強。如果家長說別人好,沒有說他好時,他就會感到非常難受,以為對別人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孩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沒有對自己以及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五、鼓勵孩子參與競爭
中國人常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時,也要給孩子提供更多展示自己、證明實力的舞臺。為此,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參與表演、多參加競技比賽。同時,家長應該在現場給孩子加油、喝彩,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關心他,這會對培養孩子的自信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參加一些以家庭為單位的比賽。在比賽中,家長可以給孩子分配一些工作,而他通過完成這些工作,將能體會到如何與他人合作,從而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增強自信。
六、多讓孩子干家務
孩子喜歡被別人需要的感覺,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讓孩子自己整理床鋪、打掃房間,或者做一道簡單的小菜。當他得到家長的表揚時,他會覺得自己真的很重要。
有些家長抱怨孩子非常懶,分配給他們的活兒一點都不愿意做。那是因為對他們來說,做與不做沒有區別,他們缺少來自家長的激勵。所以,家長一定要記住:在孩子做了哪怕一丁點事后,家長也要及時確認并給予表揚。這樣,孩子慢慢地就會有所改變。
七、與孩子一起閱讀
比如,與孩子一起看名人傳記。當孩子看完后,還要與孩子一起探討讀后感,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感想,并積極給予評價、肯定。如果孩子的感想很多,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將感想付諸筆端。這些都十分有利于孩子樹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盞燈,它為人們指明了通往成功的方向。自信永遠是孩子贏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保障,家長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一起幫助孩子們撐起自信的風帆吧!
來源:艾瑞網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