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梅雨期是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梅雨期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一段持續陰雨天氣。因為空空氣濕度高,溫度高,衣服等在雨季容易發霉,所以有人把雨季稱為“發霉雨”。梅雨過后,天氣開始以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主,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梅雨的形成是局地氣旋或鋒長期停滯的結果。每年5-6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迅速加強,潮濕的熱帶海洋氣團和赤道氣團向我國南嶺地區擴展。與來自北方的寒溫帶氣團接觸形成鋒面,鋒面上不斷產生氣旋或槽。當這些氣旋或槽向東移動時,往往被沿海的高壓阻擋,所以移動緩慢,長期停留在東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南部,使得陰雨梅雨到處形成。
梅雨季節的第一天叫“入梅”,最后一天叫“出梅”。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枝和枝來計算的。根據歷法規定,芒果種子后的第一個C日是梅花,微暑后的第一天是梅花。如果芒果種子當天的干燥度為C,則指定為梅花,如果小暑的地支不干燥,則指定為梅花。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