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書畫入門(
棋、書、畫,在古代被稱為“四藝”,是文人修養(yǎng)必須掌握的技能,常用來表達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傳統(tǒng)音樂;象棋,尤其是圍棋;書是指書法,不是書;畫就是畫,尤其是國畫,也就是水墨畫。
(資料圖片)
棋書畫如飲茶,講究敬而遠之,耿直冷靜,完全定下心來,安心養(yǎng)神,心平氣和,周身和諧,與宇宙太和之氣相連。與神和諧,與道和諧。這和修養(yǎng)有多相似?
鋼琴、象棋、書法和繪畫-鋼琴
在古代,正確的發(fā)音和優(yōu)雅的音樂受到高度尊重,以“安靜和質樸”為重中之重,對嘈雜的聲音沒有興趣。琴瑟、小迪、胡琴,都是音色柔美,聲韻恬靜悠長,這樣優(yōu)雅的音樂背后是豐富的文化底蘊。
儒家注重社會倫理的“教化”,尊重中和之美,穩(wěn)重內(nèi)斂,含蓄典雅,拒絕妖媚喧鬧的酒色。道家崇尚自然、寧靜、無為、柔弱、和諧。老子說:“大音喜音”,正音要“簡靜”,這樣才會有空遙遠空的內(nèi)息感,和萬物合一的精神體驗。莊子提出了“從容淡定”的人生理想。“從容淡定,則困苦不能入,惡不能攻,故其德全而神不輸”。
文人雅士,以琴會友,覓知音,不攀比,不炫耀,不炫耀,遠離名利,清理自娛。對鋼琴藝術的深刻理解和高要求令人印象深刻。“只有在安靜的時候,你才能融入奇妙的方式,才能與神連接。”,“因此,清朝是優(yōu)雅的起源...他的手像夫妻,他不染細濁...他必須以真鏡·袁弘為學位...冷靜而機智”。
“上帝安靜而平靜,雪他的憤怒,釋放他的好勝心,掃除他手指下的炎癥,在他的弦上有貞操。”“心骨寒,身不死。”“全神貫注,觸摸鬼神。”這就是修養(yǎng)的境界。
雙琴棋書畫棋
“在古松的流水里,只聽得見棋聲”,“下棋清閑落鼻煙”,“勝固欣然,敗亦喜人”,表現(xiàn)了古代人下棋的樂趣。業(yè)余時間,我下棋,交朋友。
下棋時要注意棋。下棋的情況多種多樣,往往表現(xiàn)出棋手的性格修養(yǎng)。宋代大臣潘把圍棋比作孔孟,說:“下棋之道,靠的是沉默,急的是選擇。仁可以成全,義可以守,禮可以改,智可以合,信可以克制。君子知五方,會下棋。”
梁武帝擅長下棋,他寫的大多是經(jīng)驗之談。“如果局面已經(jīng)贏了,應該不會太輕。災難始于突然,工作落于垂直。”
棋盤雖小,卻神秘多變。比如天地陰陽、王政、戰(zhàn)略等等。國際象棋就像一個戰(zhàn)場,黑人和的都被部署去俘獲帝國衛(wèi)隊。東漢學者楊穎說:“玩法嚴謹。”要有一個出生的大概,要有一個好的入世計劃。
歷史上,儒、釋、道的代表人物有政治家、家、文學家、數(shù)學家、哲學家等。,都歌頌Go,認為它從中受益匪淺。
三本齊秦書畫
書法是古代極為流行的藝術形式,雅俗共賞。學習書法可以調整心態(tài),培養(yǎng)健康長壽。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大多是壽星。唐代寫九成宮的歐陽詢,享年85歲;撰寫《孔廟碑》的虞世南,活了89歲。當代書法家上海的蘇局仙和北京的孫墨福都超過了一百歲。
唐太宗在《論筆戰(zhàn)術》中說:“當你想讀書的時候,當你看著聽著的時候,你必須關注它們,你的心是健康的,那么它就是美妙的……”歐陽詢還說,練習書法時,你應該“理清思路,定下心來”一定要摒除雜念,忘榮辱,全神貫注,做到靜而專一的狀態(tài)。然后意在從寫字開始,靈活地移動手、腕、肘、臂,調動全身的力量,通過筆尾有機地轉移到字的點、橫、豎、左、右線條的布局上,即“以全身之氣之力用之”,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人精力充沛,與氣功不謀而合。
周興蓮的《臨池觀劍》指出:“如果你安靜地坐著,在寫幾個楷書十字或者一百個字,你會感到煩躁。”所以練楷書可以養(yǎng)氣安神,消除煩躁。但由于其書法的從容淡雅,使隸書如林泉一般寧靜清爽,使頭痛失眠的人平靜氣血,調整情緒。這就是書法家長壽的原因。
字的形狀雖然在紙上,它的表達是有趣的,但它在紙和墨之外,自然環(huán)境中的所有動態(tài)都有自己的對應關系。就像老子的“道法自然”。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葉一春秋”天文、地理、人文,似有道。
王羲之的筆法是看鵝掌得來的,張旭的草書是看公孫大娘的舞劍器得來的,黃庭堅的筆法是看樵夫的槳得來的...書法家懸腕提筆,手心空空參考現(xiàn)實,快而不急,慢而不滯。捕捉“鸞舞”的姿態(tài)和“龍騰”的狀態(tài),就能達到天人合一而不忘的境界。
古書論一般注重道德與書法的關系,即“書如其人”。清代朱鶴崗在《臨池新解》中寫道:“學書只是一種技能,但制作產(chǎn)品才是第一刻。那些高質量的,一點一點畫出來的,都有自己清晰優(yōu)雅的氛圍;低人一等的人,雖然激情澎湃,失意失意,讓人印象深刻,但縱橫的暴力只是暴力,這是必然的。”
四琴棋書畫
古代文人畫注重綜合文化修養(yǎng),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在詩、書、畫、版畫方面出類拔萃,人品、才華、知識、思想缺一不可。題材多為山水、花鳥,亦有梅、蘭、竹、菊,象征淡泊恬靜的隱居生活,清純淳樸的君子風范和崇高忠厚的人格精神。
文人畫講究神韻、情致、筆墨,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繪畫圖案有四種,即彝紋、神紋、苗紋和能紋。“丐幫不如神,神也逃不掉。”
以逸品為最高境界,超越一般藝術水平,進入更高的審美創(chuàng)造世界,從塵埃中飄出。看似平淡天真,但在高度上卻無與倫比。簡潔、生動、自然、模仿。
唐代大詩人王維被譽為山水畫的鼻祖。他擅長畫山水,表現(xiàn)出清幽之美,清新明朗,飄逸脫俗,給人精神的熏陶和身心的審美愉悅。東坡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據(jù)《苕溪漁隱從化》記載,宋代詩人秦觀患胃腸疾病,屢治不愈。一天,一個朋友送給他一幅王維畫的“輞川圖”的畫。每當看到這幅美景,他仿佛進入了迷人的繪畫場景,神清氣爽,腸胃不適的癥狀一掃而光。經(jīng)過幾天的“畫報世界旅行”,秦觀的病情逐漸好轉。
王偉辭職后,退休到了農(nóng)村。齋戒拜佛,焚香念經(jīng),彈琴寫詩,劃船唱歌,書畫傳神,充滿禪意。深厚的佛學造詣和豐富的文化修養(yǎng)融入墨,純凈的能量和清涼的氣息從畫作中緩緩散發(fā),賞心悅目,神清氣爽,有助于健康,是藥力所不及的。
有一種境界叫棋藝書法!)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