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動態: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合成厘米級細胞培養“大黃魚肉”
2023-05-17 09:53:56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徐亞旻 相關文章 科技撬動金融新格局,瓴岳科技榮獲司庫品牌計劃“年度卓越數字科技機構” 社會綜合2022-07-21 15:21:05 英皇科技 | 擎領裝配式裝修,科技賦能產業 社會綜合2021-09-28 15:15:11 瓴岳科技入選畢馬威中國“2022金融科技雙50榜單”實力詮釋普惠與科技的雙向奔赴 社會綜合2023-01-18 15:07:44 斬獲最佳金融科技創新大獎,看ATFX如何理解金融科技創新? 社會綜合2022-08-24 16:50:00 卓滿科技與雅觀科技達成空間智能化生態戰略合作 社會綜合2022-10-09 14:25:31 甘肅發布“強科技”系列舉措 冀提升綜合科技創新水平 社會綜合2022-04-22 18:11:47 甘肅科技活動周聚焦科技熱點啟“科學之夜” 科普惠民 社會綜合2022-05-21 21:01:02 匯量科技實現出海的背后 亞馬遜云科技都做了什么 社會綜合2022-05-16 18:12:17 科技賦能 筑夢未來丨江博士健康科技大廈開始動工! 社會綜合2022-03-29 13:43:45 打卡蔡司光學科技特展,零距離體驗視光“黑科技” 社會綜合2023-02-14 15:47:36 熱點聚焦 中國驕傲丨厲害了,中國橋!又一張走向世界的“中國... 【潮起東方·中國外交之元首領航】回顧習近平主席出席... “太空快遞”送貨上門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發射 熱門評論 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帶(聚焦中國—中亞峰會) 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1年來,相繼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路,樹立了新型國際關... 推動中亞中國關系高水平發展 中亞國家同中國的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且彼此均有意愿繼續深化合作,這為雙方進一步完善中亞—中國機制奠... 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 新華社記者楊德洪 中國同中亞五國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 共同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 中亞峰會將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開啟雙方合作新時代,為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 “五一”旅游,期待滿意答卷 今天,游客、目的地、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者都倍加珍惜并熱切憧憬這個“五一”假期。我們期待,在各方通力協... 網絡視聽許可證0113652號 京ICP證010602號-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中新社杭州5月16日電 (童笑雨 柯溢能)5月16日,記者從浙江大學(下稱“浙大”)獲悉,該校細胞培養魚肉團隊聯合大連工業大學朱蓓薇院士團隊成功合成中國首例厘米級細胞培養大黃魚組織仿真魚排。未來,在3D打印的仿生結構中“長”出的魚肉或能量產,走上餐桌。
細胞培養肉被認為是最有潛力解決未來人類餐桌肉品和蛋白供應難題,減少人工養殖肉類動物對水資源、土地資源高度依賴的技術之一。用細胞培養魚肉,本質上是動物干細胞在體外進行細胞增殖和分化的過程。
(資料圖)
為“復刻”魚肉,科研人員以大黃魚為研究對象,從大黃魚上分離出肌肉干細胞和脂肪干細胞,作為細胞培養魚肉的“種子”,培養基則是“土壤”,為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養分。
研究發現,脂肪干細胞雖然能在培養基中較好增殖分化,但作為肉質的主要成分,肌肉細胞到體外培養卻困難重重。
浙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軍和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黃曉通過研究,找到兩條影響肌肉生成的信號通路,研究團隊則通過對培養基的成分調整,提高了成肌細胞的分化效率。
隨著肌肉細胞的生長、分化,越來越多的魚肉產生,但此時的魚肉還只是“肉泥”,怎么把魚肉搭建起來?
浙大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研究員徐恩波通過構建生魚塊數字化結構模型,打印支架,模擬天然魚肌肉組織。肌肉細胞會沿著3D打印的仿生結構有規則地生長,形成三維培養肌纖維束,產生類似自然魚肉的結構和紋路。
17天就能長成,它到底是不是一塊魚肉?味腥、色白、質彈,在該校實驗室中可以看到,這款細胞培養的大黃魚肉與自然魚肉別無二致??蒲腥藛T進一步分析了培養魚排的外形,并對其中細胞數、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的比例、硬度、彈性等特征與真實大黃魚的肌肉組織進行對比研究。
“從這些指標看,兩者十分相似。”浙大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未來食品實驗室主任劉東紅說,這將為未來開展不同魚類乃至其他經濟動物的細胞培養獲取優質蛋白提供新的思路。
培養基是細胞培養肉生產流程中最重要的成本控制環節。目前,浙大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教授陳啟和篩選得到低血清的基礎培養基,大大降低成本,為將來大規?;a提供了基礎。
至于細胞培養魚肉能否上餐桌,劉東紅表示,還要進行大量的安全性評估,相信通過不斷的技術深化,它一定能在可見的未來實現批量生產。(完)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