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地保護江豚放歸長江20余天:融入野外種群
2023-05-18 09:41:18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徐亞旻 相關文章 “家居生態聯盟”發起成立,容聲構建家居美學新生態 社會綜合2022-12-19 16:46:58 生態賦能新經濟 社會綜合2022-03-17 16:26:47 中國生態狀況穩中向好 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改善 社會綜合2023-04-27 16:24:20 生態環境部: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社會綜合2022-02-23 13:25:26 生態布局加速!海信智慧生活與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等簽訂戰略合作 社會綜合2022-03-17 10:46:19 山東打造農村生態宜居環境 繪就鄉村生態振興新畫卷 社會綜合2023-03-08 10:09:35 鄉村生態好 旅游業態新 社會綜合2023-01-20 08:37:11 云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數量、質量雙提升 社會綜合2022-12-01 09:37:31 青海多個地區和個人獲生態獎 社會綜合2022-11-20 08:32:14 賦能生態·共贏未來 -- 2021 Micro-LED生態聯盟大會在廈成功召開 社會綜合2021-12-20 13:27:36 熱點聚焦 數據看中國|網絡直播賬號超1.5億個 帶動就業機會超1... 數據看中國|一季度新設民營企業203.9萬戶 同比增長10... 中國驕傲丨厲害了,中國橋!又一張走向世界的“中國... 熱門評論 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帶(聚焦中國—中亞峰會) 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1年來,相繼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路,樹立了新型國際關... 推動中亞中國關系高水平發展 中亞國家同中國的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且彼此均有意愿繼續深化合作,這為雙方進一步完善中亞—中國機制奠... 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 新華社記者楊德洪 中國同中亞五國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 共同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 中亞峰會將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開啟雙方合作新時代,為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 “五一”旅游,期待滿意答卷 今天,游客、目的地、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者都倍加珍惜并熱切憧憬這個“五一”假期。我們期待,在各方通力協... 網絡視聽許可證0113652號 京ICP證010602號-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資料圖】
中新網武漢5月17日電 (馬芙蓉 鄧曉君)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梅志剛17日介紹,從目前掌握情況看,20余天前放歸長江的兩頭長江江豚,已經跟野生種群“合群”。當日,中科院水生所與相關保護單位開展聯合科考,考察長江新螺段江豚種群數量以及放歸江豚情況。
4月25日,生活在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4頭遷地保護長江江豚,被分批放歸長江,這是我國首次開展遷地保護長江江豚野化放歸工作。
4頭江豚中,兩頭5歲的雄性江豚因此前接受了兩年的適應性訓練,已基本適應長江自然水域生存環境,被直接放歸至長江干流新螺段。另外兩頭江豚,分別為13歲的雄性和5歲的雌性江豚,需先在圍網內接受一段時間野化訓練后,再引導其回歸長江自然水域。
科研人員給放歸的長江江豚穿了“馬甲”,上面有無線電定位跟蹤系統,加上放置在水中的聲學定位基站,可以實時監測江豚位置、捕食及融入群體等情況。獲取到具體位置后,科研人員還會運用拖曳式被動聲學監測系統,手持式無線電追蹤儀,加上無人機和目視觀察,確認其出水、合群情況。
梅志剛介紹,在4月28日至5月1日,科研人員持續監測到長江新螺段放歸的兩頭江豚和另外一頭野生江豚在一起活動,這意味著放歸江豚與野外江豚“合群”。“這次科考中,我們在嘉魚大橋與新灘段20公里水域發現多個大的江豚群體,推測這兩頭江豚可能融入了更大的群體。”梅志剛說。
“放歸江豚的體內,都植入了ID芯片,就像他們的身份證,會伴隨終身。”梅志剛表示,接下來,團隊將擴大科考范圍和力度,持續開展江豚安全及適應性監測,據此開展野化放歸研究,形成長江江豚野化放歸技術規范,為未來規范化、常態化開展野化放歸積累經驗。(完)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