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朱珂欣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資料圖】
眾所周知,搜索引擎作為各個瀏覽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國外,有谷歌、Yandex、雅虎、Bing 等;在國內,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百度、360、搜狗等。
根據 Statista 的數據,截至 2022 年 12 月,谷歌占搜索市場份額的近 84% 。多年以來,更是幾乎以壟斷地位主宰著海外搜索引擎市場。
近日有消息爆出,谷歌為了說服蘋果公司在 Safari 瀏覽器中使用 Google Search 作為默認搜索引擎,每年向蘋果公司支付大額費用。同時,谷歌為了 Safari 中的默認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商業利益,除了每年公開支付高額費用之外,還會將 iOS 版 Chrome 產生的部分搜索收入也分享給蘋果。
熱議之下,不少網友就提出疑問:“身為硅谷科技巨頭的蘋果,為何遲遲沒有在搜索引擎這塊下功夫?”還有人調侃道:“蘋果不去競爭一下,都感覺不是蘋果了。”
谷歌基于蘋果用戶,構建搜索引擎護城河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早在 2015 年,就有傳言稱蘋果要自己要做搜索引擎。
2020 年 8 月,Coywolf News 報道稱,蘋果有很快推出搜索引擎的跡象。同年,發布的 iOS 14 上,還有用戶發現只要在搜索窗口輸入查詢的內容就會顯示搜索結果,但并非來自谷歌的搜索結果。
(圖源:Twitter 截圖)
2022 年 5 月,有消息在 Twitter 上爆出,蘋果即將推出以用戶為中心的新搜索引擎。
盡管如今蘋果的搜索引擎還未現世,但毋庸置疑的是蘋果擁有大量用戶,這必然成為流量的切入口。
根據 atlas 在 2022 年的報告顯示,蘋果的 Safari 瀏覽器突破了 10 億用戶大關,成為繼谷歌 Chrome 后第二個擁有 10 億用戶的瀏覽器。
因此,在過去的十余年間,谷歌每年都給蘋果支付一筆“巨款”,以確保自家搜索引擎成為 Safari 瀏覽器上唯一指定的搜索引擎,避免被微軟的 bing 、 yahoo 等搶走。一直以來,谷歌都試圖通過與蘋果的合作中,為自己的搜索引擎業務構建了一條重要的護城河。
向蘋果“高額”支付的意義
(圖源:The Motley Fool 網站截圖)
今年 2 月 21 日,資深作者 Jeremy Bowman 在 The Motley Fool 發布專欄文章,稱谷歌為了讓 Google Search 成為蘋果產品中的默認搜索引擎,預估在 2022 年向蘋果公司支付了 200 億美元(約 1376 億元人民幣)。
Jeremy Bowman 在文中還提及了有關“ 為什么 Alphabet (谷歌母公司)要向蘋果支付巨款?”的回答:
一方面,Alphabet 去年在谷歌搜索業務中獲得了 1620 億美元的收入,200 億美元的費用是可控的。 另一方面,對Alphabet來說,這些費用可能具有財務意義。值得一提的是,The Register 也在報道中稱, 谷歌估計向蘋果支付的 Safari 費用遠高于向其第二大合作伙伴三星的費用。顯然,這種高支付水平也反映了蘋果在瀏覽器(和其他搜索接入點)和瀏覽器引擎(通過 WebKit 限制)方面的強勢地位。
對此,你怎么看待谷歌這種“高額保護金”的操作?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和討論。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3/02/17/google_apple_chrome_ios_revenue/
https://www.a7la-home.com/zh-CN/google-chrome-vs-safari-browser-better-iphone/
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23/02/21/20-billion-reasons-alphabets-moat-isnt-as-big-as-i/
https://www.sohu.com/a/554697634_184641
https://new.qq.com/rain/a/20220608A08OK000
?雷軍:小米 13 暫無做半代升級版本計劃;微軟放寬 Bing 搜索引擎使用限制;.NET 8 發布首個預覽版本|極客頭條
?微軟上線移動版新 Bing 引焦慮,外媒:這種 ChatGPT 式搜索成本增加了 10 倍,誰來買單?
? Linus Torvalds 怒懟:不要提交沒有注釋的請求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