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在深圳舉辦。工信部下屬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在論壇上發布《數字化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路徑探索及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在國際經濟政治新形勢下,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的重要推手,數字經濟平臺正在助力中小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合作能力,高質量地“走出去”。
(相關資料圖)
86%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定了明確的國際化計劃
從今年7月開始,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聯合阿里巴巴等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展這項研究,結合企業走訪等多種方式,撰寫了這份《報告》。《報告》指出,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的重要推手,企業對跨境電商平臺的使用正在增強。
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國際市場銷售占比目前仍然偏低,超半數企業的外貿銷售額占比低于20%,發展空間巨大。58.5%的企業認為主要困難是缺乏國際化人才,48.8%的企業認為是缺乏海外銷售渠道,47.2%的企業認為是國際物流成本高昂。可喜的是,“走出去”已經成為共識,86%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定了明確的國際化計劃。
調研問卷顯示,土生土長的國內跨境電商平臺最受信賴,計劃借助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實現國際化發展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比達到35%,高于借助國外電商平臺的24%,自建電商平臺的21%,也高于委托外貿公司的28%。
中小企業“走出去”正在轉向全流程數字化
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供應商及跨境供應鏈業務副總經理謝亞梅在專題演講中表示,跨境電商平臺提供的數字化工具和服務,能夠有效助力中小企業降本增效,精準匹配海外市場需求,獲得更高的流通和供應鏈確定性,更好地服務海外買家,使產品處于優勢地位。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正在由單一的國際商務平臺,轉向全流程數字化方案提供者,為中小企業高質量“走出去”提供支撐。
(圖片說明: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正在轉向全流程數字化方案提供者)
據介紹,2021年,阿里巴巴國際站在全球精選17個國家作為重點服務市場,針對不同國家的需求特點,落地不同的品類和推薦策略,圍繞企業類型、采購偏好、平臺狀態等維度,建設全平臺買家需求分析服務體系,助力中小商家實現家門口的“數字化出海”,更好拓展海外市場。
阿里巴巴國際站還升級重構傳統外貿展會,融合音視頻、直播、VR展廳等技術手段,對中國制造業中小企業的產品實力、行業標準等進行數字化解析,構建數字展位、數字展館、專屬配對會等場景,2021年累計幫助3萬余家中國供應商和400余萬家全球買家完成高效磋商。
山東領品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機械行業工貿一體化企業,深耕外貿行業十多年,過去3年借助跨境電商新通道,年營業額從1000萬元增長到2.5億元。企業負責人表示,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等跨境電商平臺,企業接觸到了全球客戶,海外買家在線了解工廠實力、產品詳情和銷售數據,得以快速建立信任、達成合作。
數據顯示,國際物流成本通常占中小企業出口總成本的近30%,為了降低這部分成本,菜鳥協同行業伙伴,打造一張空、海、鐵、陸多程聯運的全球智慧物流網絡,包括包機包板、海運專線、公路及班列運輸等,搭建海外支線運輸末端配送網絡,不僅全面降低了成本,還優化了履約時效,實現了“5美元10日達”“一杯咖啡的錢送全球”。菜鳥目前已經具備境內攬收、國際運輸、報關清關、海外分撥分揀及海外本地配送等全鏈路物流服務能力,全流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進出口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為國貨出海打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圖片由阿里授權中國網發布)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