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瓜果蔬菜到醫藥用品,數十萬達達快送騎士日復一日穿行在街頭巷尾,守護萬家燈火。達達快送業務覆蓋全國2600多個縣區市,海量商品實現1小時配送到家。2022年11.11期間,達達快送日均配送單量突破1000萬,總配送單量突破1.2億。達達小哥隨叫隨到的背后,是對達達信息化系統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超高要求。京東云為達達快送搭建的多云雙活架構,實現“倉揀配”各個環節數個系統之間的高可用性,大幅提升履約效率和服務體驗。
業務連續性是服務型企業的難題
【資料圖】
近年來,企業機構所面臨的中斷事件類型和事件數量是持續增加的。根據Gartner的一項調查顯示,有22%的企業機構在過去12個月內遭遇了11次或以上的中斷,比上一年增加了15%。此類事件所造成的成本也在增加,例如自然災害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比30年前的平均水平高約2,000萬美元,這些數據都顯示出業務連續性管理的必要性。
尤其對于服務型平臺企業來說,業務系統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是企業的生命線,每分鐘的系統故障都是對用戶留存的致命打擊。為了提高業務連續性,降低系統故障、服務器宕機,數據丟失等業務系統問題帶來的經濟損失,保證客戶體驗,每家企業都采用了不同類型的容災機制。
面對挑戰,達達的團隊選擇了一條新的技術路線,混合多云。
達達混合多云實踐
達達的業務涉及電商與物流兩個融合場景,購物節時既要面臨訂單峰值激增,又要保證快遞短時高效準確送達,平臺智能訂單分發系統和運力供需調控系統受到極大挑戰。既要兼顧資源成本和業務穩定性的雙重目標,又要面對物流、電商等多個平臺的超復雜場景,混合多云模式成為達達的首選。混合多云的多云多活、多云災備能力可極大提升達達系統的高可用性。
京東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可以全面兼容全球范圍內各類基礎設施。在京東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之上,達達搭建了一套多云雙活的架構,通過單元化模式進行多云部署,業務就近調度和訪問,實現跨云平臺的業務自由切換。除了跨云管理之外,多云雙活架構可以在多云一致的云原生運行環境下,通過高效調度,提升資源利用率,實現生產效能升遷,顯著降低IT資源成本。多云雙活架構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個云模式下煙囪式架構所帶來的資源利用率低下的問題。建立多云多活架構,每年為達達節省千萬的IT成本。
混合多云模式,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對單一平臺的過度依賴,減少因單一云平臺出現技術故障而導致全線崩塌的情況,有效提高云端容錯率,降低資源成本。還可以通過高效的跨云管理和調度,幫助企業解決業務連續性的問題。
多云多活構筑達達業務永續之基
達達業務的實時性和用戶的超強感知性,決定了其平臺對于系統穩定性和業務連續性的超高要求,任何業務系統的不可用事件都會引起線上與線下的連鎖反應。為了應對業務變化和系統故障對于多云架構的實時考驗,達達快送攜手京東云,基于京東云云艦的穩定保障和高效調度,搭建混合多云架構下的容災體系,確保在業務零感知的情況下,完成業務跨云切換的自由,實現多云多活。
達達在京東云上建立了一套與當前生產系統對應的云上生產系統,不同云平臺上的應用同時對外提供服務。當故障發生時,混合多云操作系統通過對多云系統的調度管理,可以實現分鐘級乃至秒級的業務流量切換,用戶甚至感受不到故障發生。
應用多活機制以應用為中心構建云原生容災架構,多活業務模塊分跨不同云平臺,實現業務應用與底層基礎設施的真正解耦,有效保障了達達系統的高可用性,確保全年365天用戶配送的每一個訂單需求都能如期抵達騎士的手機上,按時保質的完成配送任務。
此外,應用多活還是達達降本的利器。一方面可以更充分的利用資源,傳統的災備方式下,災備設施在平時往往處于空閑狀態,而混合多云架構下,多機房多云上的資源均可以得到有效使用,不存在閑置和浪費的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根據不同云廠商的價格和優惠措施,隨時動態調整各機房的業務流量和相應的云資源,有效控制總體成本。
云網架構升級為企業提供容災新思路
京東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在2022年通過中國信通院應用多活能力評估,位列最高級別——“先進級”,成為國內首家可為客戶提供多云多活服務能力的云廠商。
云艦提供的多云多活能力,支持的場景不僅僅包括同構云之間,同時包括跨異構云的容災,比如私有云、物理IDC、公有云的混合云容災等,這就為企業容災提供了極大的創新空間。企業在不改變現在系統架構的情況下,基于京東云多云開放的應用環境,不僅可以實現多云、多部署結構下的基礎設施一朵云,還可以實現產業級的安全生產和系統保障。 (文內圖片為京東授權中國網使用)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