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頭版以及評論版連發兩文聚焦當下家電行業發展態勢。文章指出,通過產品提質升級、企業降本增效,家電行業盈利能力逆勢增長,彰顯了產業發展的強勁韌性,映射出行業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得益于中高端轉型步伐加快,多措并舉降低成本,2022年國內家電行業走出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資料圖】
窺一斑而知全身,浪潮之中的企業有著更為直觀的體現。蘇寧易購作為國內家電零售頭部企業,在2022 年行業企業均面臨發展外部環境承壓的環境下,聚焦增收、降本、提效工作,提升中高端產品銷售占比,毛利率提升明顯,走出了一條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經營之路。
面向2023年,蘇寧易購明確“效益為先、穩健發展并重”的務實基調,將零售服務商模式進入全體系協同發展、全渠道推廣復制階段,計劃進一步推動蘇寧易家等門店場景創新落地,目標實現到店體驗和本地電商發展“兩翼齊飛”。
強勁韌性來自多方面
2022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5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418億元,同比增長19.9%,家電行業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彰顯了產業發展的強勁韌性。
強勁韌性來自對品質消費的持續升級。以蘇寧易購來說,近兩年來,蘇寧易購密集與海爾、海信、博西、老板、創維等頭部品牌深化合作,從場景體驗、國貨和套購三個維度提升高端家電消費。當前,家電行業逐步由增量市場步入存量市場,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高品質、智能化、綠色化等消費的升級需求并未減弱,消費升級中蘊藏著無限市場可能。
對于有高端產品需求的消費者來說,大多數更愿意走進線下門店,以看得清摸得到的方式,通過自己的場景體驗做出購買決策,這一直是蘇寧易購的專長所在;同時很多消費者看來,國貨品牌正在變得更具吸引力,一直以來蘇寧易購聯合海爾、美的和海信等頭部家電品牌,持續專注于提升“中國智造”的影響力,更加契合國內用戶需求;再則從年輕消費群體來說,“風格協調”“質感適配”的家裝要求,正在帶動一站式置家趨勢加速顯現。
強勁韌性也來自企業不斷降本增效。2022 年蘇寧易購聚焦增收、降本、提效工作,發揚執行力優勢,持續堅持效益效率為先的原則。一方面在定制專供上擴大和供應商的合作深度和商品的廣度,全面覆蓋高中低端產品系列,在性價比提升和價值鏈提升的基礎上,結構占比持續提升,去年四季度門店零售占比已接近 20%,經營毛利率改善明顯。
更為直接的經營質量數據方面,蘇寧易購在2022 年 4 個季度持續實現 EBITDA2盈利,全年預計為 15.2 億元,其中核心家電3C 業務,EBITDA 全年預計為 22.8 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約 162%。各渠道端包括門店、零售云、易購主站、貓寧都實現了利潤的盈利,盈利恢復趨勢向好。
開年打出先手局
2023年,隨著社會經濟生活陸續回歸正常,居民購買力有望改善,消費信心也將逐步增強。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與家電行業相關的房地產、家裝等行業會迎來恢復,預計2023年國內家電消費市場將迎來實質性的復蘇。
新的大好形勢下,蘇寧易購已經開啟多個重要引擎,從新品首發、大促補貼、場景升級與業態融合等方面強化能力,率先布局緊抓市場機遇期。
開年以來,面對激增的消費需求,蘇寧易購強化自我供給能力,聯合家電品牌方開始集中進行產品“上新”。月初,蘇寧易購與海爾聯合打造的“寧海系列”正式上市,涵蓋空調、冰洗、彩電、油煙機等在內的多款新品,為用戶推出22款極具性價比的爆款產品。緊接著,蘇寧易購攜手美的在成都舉行空調新品發布會,行業首創1:1空氣超集架構重新定義空調產品。
大促補貼側,2月份以來,蘇寧易購宣布將緊跟各級政府政策,聯合百大家電家裝頭部品牌、超50家銀行、千余家生態伙伴,共同啟動一季度最大規模、最大力度的“春季家電家裝節”活動。消費者到店購物可享四重補貼直降、一站式以舊換新補貼、家電家裝套購返券等多重優惠。以北區為例,蘇寧易購將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自治區等九省市89城全年發放20億消費補貼,預計拉動消費200億元。
場景升級與業態融合側,蘇寧易購表示,今年將重點構建“蘇寧易家廣場+蘇寧易家旗艦店+蘇寧易購城市旗艦店+蘇寧易購標準店”店面矩陣,加速推進家電、家裝、家居、多元服務業態融合。據介紹,2023年,蘇寧易購將加速蘇寧易家廣場店、旗艦店在全國核心商圈落地。零售云也將在超12000店規模基礎上持續深耕縣鎮市場,積極拓展家居、快修、銷服等賽道。針對一、二線級市場的各類商業中心,蘇寧易購也將積極拓展合伙人門店,合伙方包括創業投資人、家電零售商、家居建材商、物業房東等,首批計劃開設500家。
門店越來越熱鬧,家電市場今年迎來確定性修復已經是行業共識,2023家電業高開高走之下,抓住市場復蘇和消費升級新機遇尤為重要,蘇寧易購開年率先布局落子。加速實現從“買家電到蘇寧易購”向“定制家庭場景到蘇寧易購”的轉變升級,蘇寧易購2023年目標穩步擴規模、提效益,聚焦做好零售服務商,將釋放更多效能。
(以上圖片供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