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助理離職風波過去沒幾天,格力又親手把自己送上熱搜。6月13日,根據媒體報道,格力官方旗艦店直播,主播身著此前引發熱議的街拍“免職裙”推介空調產品。
【資料圖】
國企高管與女子牽手逛街被拍事件發酵后,花邊新聞層出不窮。該女子同款裙子某寶銷量大漲便是其中之一。
在此之前的街拍事件本應對各方產生警醒,無論是反腐還是街拍合法性都是嚴肅話題,理應歸于法治軌道。而一味娛樂化消遣,反倒模糊了焦點,讓這場公共教訓變得輕浮。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樣不光彩的流量,小博主蹭一蹭也就算了,連格力這樣的大企業也要蹭。不少網友表示:“價值觀不同不會購買。”也有網友稱提醒主播隨后被直播間拉黑。
“好端端的格力,為何蹚這攤渾水。”直播間類似的留言很多,一個好的制造業企業,不顧品牌形象與消費者心理,沒有原則底線地蹭流量,銷量未必會增,好感一定會掉。
流量時代,企業爭相發力線上,變著花樣引流不足為奇。即便是老牌企業如格力,也一心想要在互聯網渠道上打下新的江山。
2019年格力開始摸索線上銷售模式,無論是早期董明珠親自現身帶貨,還是后來高調招來孟羽童,都能看出格力渠道變革的決心和緊迫感。
決心和緊迫感不意味著胡來。格力線上渠道能否重現線下專賣店的輝煌,靠的不是動流量的歪腦筋,更不能把黑紅也是紅那套拿過來。
“流量時代掙的都是挨罵的錢。”有人這么一說,正經的企業聽聽就算了。即便是流量時代,精準營銷的關鍵依舊是清晰的自我定位。
清晰的自我定位下,才能通過不斷擴寬的銷售渠道,最大限度地獲得目標受眾,實現產品供給與消費者需求的對位。
空調作為老百姓最日常的家用電器,是每個家庭的剛需品。這種家電類的大宗商品,消費者最看重的無非是品質與售后保障,而絕不是嘩眾取寵的噱頭以及與品牌本身毫無關聯的“事件營銷”。
一個靠產品安身立命的企業,用這些事件營銷的手段、博眼球的穿著表達,反倒起了反作用,掉價還丟人。
玩轉線上,表面看是新場景下要講新故事,實際是,對渠道建設有科學規劃精準定位,從而整合資源,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真正結合,互幫互利。
回到本質,格力一直是優質制造業的標桿。無論渠道在哪,企業口碑始終根植于好產品,而不在于嘩眾取寵的流量炸彈。
“好空調,格力造。”同樣,好企業,不蹭壞流量。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