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27日,“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正式上線。網易有道作為企業代表,與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國家開放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廣州大學等單位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共同啟動平臺上線儀式。
據悉,“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是基于2017年上線的國家語委語言資源網升艙改造,旨在打造國內匯聚最多語言資源的權威網站、國家語言服務能力建設的示范平臺。該平臺將匯聚近50家單位提供的近百項高質量語言資源,并聚焦社會需要和實際應用建設近20項語言服務。
平臺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導建設,廣州大學“國家語言服務與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負責資源服務建設,華中師范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網絡媒體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國家開放大學負責網站運維,國家語委研究型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參與平臺共建,構建安全、穩定、可持續的運維模式。
網易有道作為持續15年在機器翻譯領域上深耕的教育科技公司,將深度參與共建該平臺的語言翻譯板塊。啟動儀式上,網易有道總裁金磊也受邀發表了名為《機器翻譯技術發展趨勢和有道應用實踐》的主題演講。
有道機器翻譯起步很早,2007年就作為當時有道詞典的重點功能立項,2008年奧運會時成功上線第一個版本。當時的算法還是基于統計機器翻譯,有道是第一家將該能力上線提供用戶服務的國內公司。
金磊表示,在2016年開始的深度學習浪潮之下,很多算法應用了新的技術后質量顯著提升,達到了可應用、可商業化的門檻。除了在機器翻譯這樣的已有能力上加大投入以外,有道還組建了視覺、語音團隊,構造AI基礎能力,并且將相關能力通過有道開放平臺——有道智云對外輸出。
據了解,2016年之后有道全面轉向基于神經網絡的機器翻譯算法,以中文為中心,持續新增多語種支持,并支持圖片、語音、文檔、網頁、AR、同傳、視頻等多種模式的翻譯交互,且絕大部分能力可離線化。
數字經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語言服務關系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加強關鍵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都需要語言服務的支持。
“作為科技企業,我們會持續做更自然的交互和應用的創新,與業務場景結合的AI技術將創造更大的生產力。”金磊強調。
網易有道依托AI技術,圍繞學習場景打造了一系列深受用戶喜愛的學習產品和服務,包括有道詞典、有道詞典筆等軟硬件學習工具,以及素養類課程、大學與職場課程等在線學習的平臺。目前,有道全線產品月活躍用戶超1.2億。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