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在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多次提及。報告稱,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優勢鞏固擴大,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成效顯著,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2%左右。
網絡安全作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受益于政策利好持續釋放,市場前景值得期待。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到2023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本保障,網絡安全既同步發展也做出了貢獻,這讓我們從業人員感到自豪”,北京市人大代表、天融信(002212)董事長兼CEO李雪瑩在北京市兩會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坦言,在網絡安全的實踐中仍然存在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包括網絡安全總體投入嚴重不足、網絡安全預算執行缺乏監督機制和網絡安全預算涉及內容不全面等。
其中,總體投入不足而導致網絡安全能力建設滯后的問題,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國家衛健委《關于印發醫療衛生機構網絡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中證協《證券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征求意見稿中均明確和強調了網絡安全投入占比。
李雪瑩進一步建議,北京市重點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信息化建設項目中,參考10%的最低網絡安全投入占比標準,并視具體建設目標和內容相應增加網絡安全投入占比,還應重點考慮產值規模變量,使網絡安全建設投入和產值規模成正比。
對于網絡安全預算執行缺乏監督機制的問題,國家部分重點行業已率先關注。2022年12月13日國家能源局《電力行業網絡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指出,電力企業應當建立網絡安全資金保障制度,安排網絡安全專項預算,確保網絡安全投入不低于信息化總投入的5%。李雪瑩認為,北京市應推進網絡安全預算機制的變革,對于網絡安全預算單獨列支,保障單獨列支的網絡安全預算執行到位。
“今后五年是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要打造創新高地,建設人才高地和高標準的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強化網絡數據安全,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作為科技企業、網安企業的代表對即將投入到建設中感到很振奮。”李雪瑩表示。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