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人工智能(AI)領域的開拓者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辭去了在谷歌的工作,并公開談論他對AI的擔憂,以及他對AI發展方向的看法。
辛頓 資料圖
“對在AI領域付出的貢獻感到懊悔”
當地時間5月1日,辛頓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很難看出人類如何能阻止壞人利用AI來做壞事。”辛頓擔心這項技術的未來版本會對人類構成真正的威脅。
他在采訪中說:“有些人相信這種東西真的可以變得比人類更聰明。”“但大多數人認為這是錯誤的。我以為是30到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我不再那么想了。”
辛頓坦言,他之所以離開谷歌,就是為了完全自由地說出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危險,甚至還說他對自己在人工智能領域所付出的貢獻感到懊悔。
辛頓稱,人工智能不僅會導致大量工作崗位消失,而且會導致人們沒辦法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實的。
“我們沒法阻止人工智能的發展”
5月2日,辛頓在CNN節目中表示,如果人工智能變得比人類聰明得多,就會對人類進行操控。人工智能知道怎么編程,就會想辦法繞開人類對其設置的限制。
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也在CNN節目上現身說法,表達他對人工智能散布虛假信息的關切。他說,“如果有人想騙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欺騙就會變得簡單得多。”沃茲尼亞克認為,“或許需要某種類型的法規”對人工智能技術實施監管。
今年3月底,包括馬斯克在內的許多科技產業人士聯署了一封公開信,呼吁所有AI實驗室立即暫停訓練人工智能系統至少6個月。辛頓說,“我認為我們沒辦法阻止人工智能的發展,因此我沒有簽署這封信。”
辛頓承認,他也不知道未來該如何處理這一問題。
分析認為,辛頓離開谷歌標志著科技行業的一個重要時刻,他從“人工智能先驅”轉變為“末日先知”,凸顯了人們對人工智能風險的日益關注以及行業透明度和監管的必要性。
辛頓 資料圖
AI教父:
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奠定基礎
現年75歲的辛頓在神經網絡領域長期從事開創性工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業內被稱為“人工智能教父”。
辛頓終身從事學術研究,他對人工智能的信仰推動了他的職業生涯。辛頓曾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但因為不愿接受五角大樓的資助而離開大學前往加拿大。美國大多數AI項目都由國防部資助,而辛頓強烈反對在戰場上使用人工智能。
2012年,辛頓與他在多倫多的兩名學生建立了一個神經網絡公司,可以分析數千張照片并自學識別常見物體。谷歌后來斥資4400萬美元收購了該公司,其中一名學生后來成為了OpenAI的首席科學家。
辛頓長期堅信,神經網絡是機器理解和生成語言的一種強大方式,但它不如人類處理語言的方式。然而,隨著去年谷歌和OpenAI使用大量數據構建系統,誕生了Bard和ChatGPT這樣的AI聊天系統,辛頓的觀點發生了變化。盡管他仍然認為這些系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腦,但它們在其他方面可以使人類智能黯然失色。
辛頓最為人所知的是AI深度學習的快速發展,它使用被稱為神經網絡的數學結構來從海量數據集中提取模式。和其他專家一樣,他認為大型科技公司之間開發更強大人工智能的競賽只會升級為全球競賽。
辛頓在神經網絡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塑造了為當今許多產品提供動力的人工智能系統。由于對神經網路研究的貢獻,辛頓獲得了2018年的圖靈獎。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