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生態農業概念_生態農業,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1、都在提倡生態農業,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太少。
(相關資料圖)
2、畢竟實現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3、這是我在12582網站上看到的信息。
4、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
5、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
6、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7、 發展生態農業重點要圍繞“嚴”、“實”、“效”、“高”四字做好文章,抓好落實。
8、 農產品質量監管求“嚴” 一是抓宣傳。
9、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黑板報、宣傳車和農民信箱等多種形式,全面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宣傳。
10、二是抓產地編碼。
11、繼續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制度,深化產銷合作試點,健全生產檔案制度。
12、三是抓市場準入。
13、實施綠色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對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經營、加工動植物產品的企業實行嚴格的動物防檢疫、植物檢疫制度,確保生產和消費安全。
14、四是抓檢測網絡。
15、建立健全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相銜接,覆蓋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自我檢測、監督檢測和委托檢測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網絡。
16、 農產品基地發展求“實” 加強區域環境保護和治理,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基地,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重點建設一批市場容量大、效益回報好、技術含量和組織化程度高、農業環境質量較優、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農產品基地,并按有良好生態環境、有技術操作規程、有質量標準、有品牌和包裝、有營銷載體的“五有”要求,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17、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專業合作社、農民運銷大戶等參與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推行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模式,實行生產、分選、包裝、運輸、銷售一條龍作業,以保證產品的整體質量,形成規模效益。
18、 環境污染治理求“效” 要以“綜合利用,化害為利”為原則,積極推廣沼氣工程建設,實現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有效削減排污量,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以達到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的目的。
19、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推廣應用無公害的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推廣應用殺蟲燈,搞好測土配方施肥工程。
20、要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農藥獸醫管理等的執法力度,保障環境質量。
21、 現代農業科技含量求“高” 一是繼續大力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22、根據農業產業結構實際,發揮區劃特色農產品優勢,制訂和完善系列標準,形成一個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相配套、與國際相接軌的,涵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農產品標準化綜合示范區。
23、圍繞各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各類農業生產基地、農業開發項目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以標準為手段和依據,做到園區建設、項目開發和基地生產都有標準,把農業標準化工作作為各類農業生產示范、開發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24、二是推廣應用綠色農業配套技術。
25、推廣發展工廠化、設施化農業,實施“種子種苗”工程,推廣重大病蟲無害化治理技術、生物技術和無公害生態養殖技術等,提高綠色農業配套技術的應用率。
26、 `...。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