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合作是什么意思(三方局是什么意思)
【資料圖】
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一個好項目,有兩個朋友想加入。我們應該如何分配我們的股權?或者,一個朋友有一個很好的項目,想吸引我和另一個朋友合伙。我們應該如何分配我們的股權?
遇到這種問題,你可能會想,第一次合作,可以商量,可以任意分割,最重要的是不能傷了朋友的好心。但往往適得其反,現實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前期沒說好,后期說不好。幾乎每天都會收到類似的案例,前期沒有取得好成績,后期有沖突。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三人合伙股權分置的案例,看看會給你什么樣的啟發。
1.公平沒有退路。
三個人想啟動一個互聯網項目,啟動資金200萬,張三100萬,李四60萬,王武40萬。
三人的股權比例是交多少錢,持有多少股份,張三持股50%,李四持股30%,王武持股20%。
三位合伙人一致認為,他們都不會因為創業而獲得報酬。創業中途,李四因為看不到希望,離開了公司。股權呢?
3.王武提議李四退出股市,但李四不同意退出股市。他認為:
(1)我用真金白銀60萬元購買了股份,我是注冊股東。
(2)公司法、公司章程、協議沒有規定離職后應當退股。
李四的理由是有道理的。張三和王拿不回李四的股權,但他們不甘心。萬一公司未來有價值,李四的30%可以值很多錢。
你不是在公司創業,可以跑得快掙錢。如果你想白吃,你不能。
公司創始人在撕破臉,創業公司前途無望。
2.財產轉讓
三、王武京在上級的指導下,想到了隧道開挖空:公司上下游又成立了另外兩家公司。原公司高價向上游公司購買原材料,向下游低價銷售成品。
原來的公司虧損了,但新公司發了財。不到兩年,這家初創公司就會成功。
李四吃了個啞口無言的虧,拒不接受,起訴張三、王五侵吞公司財產,但這場官司太難打贏了。因為上下游公司的股東根本不是張三、王武,他們準備自帶白手套,徹底洗白,不承擔法律責任。
可以看出,創業公司股權分配的關鍵點是:聚好、區分清楚、進得去、出得去。股東既有進入機制,也有調整機制,更重要的是需要退出機制。
1.投資購買股票
合作之初,合伙人共同出資,資金變相充當抵押物,相當于林沖對梁山軍閥的接納。
合伙人只能為對方付出真心,一方往往不付出代價就不會珍惜股權。本項目三方均已出資,符合本條規定。
2.股權鎖定
創業合伙人一致認為,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轉讓或抽回股份。這是在抵押彼此的時間,這對每個創業者來說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因此,抵押時間會增加創業成功的概率。
3.全職創業
一只兔子不能被兩只兔子追。核心合伙人必須全職創業,因為全職工作不一定能成功,兼職更難。
在輔導客戶的過程中,我特別關注合伙人是否是全職創業者。在該項目中,三人因未能就中途人員的退出達成一致而未能收回股權,導致公司陷入僵局。
因此,在創業時,有必要就一方離開公司時收回全部或部分股權的機制達成一致。
4.資本股和人力股
在項目運營過程中,不僅需要啟動資金,還需要人力的貢獻。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人力的重要性凸顯。
因此,合伙人的工資和獎金應該根據行業特點、合伙人各自的能力、貢獻和崗位重要性來確定。合伙人采取崗位定薪、輕松干、輕松發工資的方式,人發工資不發工資。
同時,合伙人一致認為,在公司經營過程中,資本有合理的資本回報,人力有超額的人力回報。
1.在鎖定期間
三方約定,創業四年鎖定期內,任何一方離職,股權必須轉讓給現任股東,公司無損失的,股權轉讓價格不得超過原出資額的50%。
如果李四三年內離職,股權轉讓價格將低于30萬元。
2.在鎖定期之外
公司上市前四年鎖定期內,按行業利潤計算,投資資金年回報率為20%。
利潤超過20%的部分,資本份額為25%,人力份額為75%。根據合作伙伴的重要性進一步劃分人力份額。股東大會可以調整上述比例。
假設公司當年營收500萬元,合伙人出資200萬元,正常資本回報40萬元,超過40萬元就有460萬元,那么投資人得到115萬元,人力股份得到345萬元。
這樣,資金股和人力股就能達到雙贏。人力部分,三個人正在根據各自崗位的重要性進行二次分配。
如果當年利潤500萬元,李四當年投資60萬元,可得收入為:
(60*0.2)+(460/4*0.3)=46.5(萬元)。
李四的收入相對客觀,但張三和李四的收入較高,可以有效避免后期矛盾。
當然,每個企業的股權計劃都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