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上多個熱搜!ChatGPT到底是什么?真有那么靠譜嗎?
【資料圖】
最近科技圈的熱點是什么?從新聞到社交媒體,你大概率會被和ChatGPT對話的截圖刷屏。這幾天,隨著微軟、谷歌、百度等行業巨頭紛紛下場,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有關ChatGPT的多個話題登上熱搜。
刷爆社交媒體 科技圈都在說的ChatGPT是什么?
吸引超百億美元投資、登上主流媒體封面、刷爆社交媒體……最近火熱的ChatGPT,是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開發的一種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并協助人類完成一系列任務。
OpenAI官網介紹ChatGPT為一種“優化對話的語言模型”。圖片來源:OpenAI官網截圖
用戶向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某代碼問題該如何解決、請用魯迅的語氣寫一首詩歌、地鐵的運行原理是怎么樣的、寫數學作業……問題千奇百怪。
這款AI語言模型,讓撰寫郵件、論文、腳本,制定商業提案,創作詩歌、故事,甚至敲代碼、檢查程序錯誤都變得易如反掌。
不少和ChatGPT“聊過天”的網友紛紛感嘆,“好用到嚇人”“只有你想不到,沒有ChatGPT辦不成的”。
一向高調的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的感受則是“好到嚇人”,甚至斷言,“我們離強大到危險的AI不遠了”。
人工智能潛力巨大 A股相關概念上漲
今年1月,微軟宣布擴大同OpenAI的合作,微軟將再次向OpenAI投資100億美元。
ChatGPT帶動了科技股的上漲。人工智能制造商C3.ai的股票今年迄今上漲超過133%;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小盤股,例如給醫療保健、政府和制造業提供服務的BigBear.ai,股價今年迄今上漲了610%以上。
ChatGPT真有那么靠譜嗎?
AI面試、AI聊天、AI繪畫……隨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作為工具在工作生活中高效應用,難道面試官、作家、設計師……就要失業了嗎?
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我們也來會一會這位“全能網友”,看看它的答案是什么。
圖片來源:央廣網
聊天中,ChatGPT的“自我介紹”十分坦誠:能記住早些時候的對話,可以根據用戶的提示更正回答方向,但偶爾也會出錯,數據庫的實時性有待考量。
和ChatGPT聊天,可以直奔主題、開門見山,也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當被問到一些嚴肅性話題和解決方案,ChatGPT的回答邏輯合理、用詞到位,雖然沒有提出老生常談之外的觀點,但清晰直觀且迅速的表達方式、反應過程令人拍案叫絕。
美國89%大學生用ChatGPT做作業?
ChatGPT稱用其寫作業或有道德問題
學生是最早開始使用這一工具的群體之一。美國89%的大學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業,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經過大量數據的訓練,能夠回答復雜問題,甚至能完成論文。
英國米德塞克斯大學的教授巴爾比爾·巴恩向程序提問:學生使用ChatGPT完成作業可能有哪些道德上的問題。程序的回答列舉了四點:抄襲、欺騙、作弊和依賴性。但巴恩教授對ChatGPT并不排斥,他正在研究如何使用這一工具改善學生和教師雙方的體驗。
實現大規模商用仍面臨諸多問題
ChatGPT要實現大規模商用仍面臨諸多問題。如不能滿足天量并發式的用戶互動流量,響應能力不足;目前AIGC只能搜集現有信息,進行綜合,無法自行創造。此外,對AIGC的濫用也是當前各領域最為擔憂的問題之一,如學生用AIGC來完成論文,員工用來批量制造工作報告等等。
多家巨頭急了?谷歌推出Bard 微軟、蘋果被曝將舉辦AI相關活動
反擊ChatGPT,搜索引擎混戰開始?
2月7日,微軟推出新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必應和Edge瀏覽器。
谷歌CEO宣布了自家的AI對話式機器人"Bard"(吟游詩人),由大模型LaMDA提供支持。
Bard與ChatGPT的最大不同在于,ChatGPT的最新數據僅截至2021年,而Bard可以回答當下的問題,達到即時搜索回答的效果。
ChatGPT背靠微軟,自其誕生以來,ChatGPT“是否會代替搜索引擎”的爭論不絕于耳。不僅僅是微軟,蘋果也被曝將舉辦AI相關活動。ChatGPT對蘋果的壓力顯而易見,有分析認為,蘋果原本的語音智能服務Siri被“碾壓”了,蘋果需要有與ChatGPT相競爭的下一代產品。
國產版ChatGPT要來?
百度官宣“文心一言”,四位責任編輯亮了
2月7日,百度在微信公眾號官宣大模型新項目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據悉,文心一言是類似于ChatGPT的項目。
(截圖來源:百度微信公眾號)
值得注意的是,該官宣文章下面有四位責任編輯,分別是希加加、度曉曉、葉悠悠、林開開。疊詞的姓名引起網友注意。百度回應稱,四位責任編輯均是百度的數字人。
ChatGPT走紅 各種“仿版”借機生財
近日,不少想要嘗鮮又苦惱于注冊流程復雜的用戶發現,一不小心已經被各種“仿版”ChatGPT包圍。記者采訪發現,這些提供類似服務的商家中,有的是通過技術手段開發接入ChatGPT平臺并賺取利潤的“二道販子”,有的則是如同“康帥博之于康師傅”一般的山寨賬號。這些賬號中,有不少注冊時間都是在ChatGPT火爆“出圈”的今年1月底或2月初。
在AI繪畫、AI換臉等應用大火之后,對于AIGC等新型內容的監管,或許也將會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
綜合自:新華社客戶端、央視新聞、央廣網、北京日報客戶端等。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