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12日),阿里巴巴“熱土計劃”鄉村振興公益行—2022年佛坪縣首屆淘寶直播創業大賽暨頒獎典禮在銀廠溝直播基地舉行,經過前期2天的線下授課+15天沉浸式“以賽代訓”角逐,12名從田間地頭走來的佛坪本土主播成功出位,其中包括返鄉青年、技術人才、歌手主播等等。同時,為了提升這次比賽的人氣,主辦方還邀請了當地明星——大熊貓擔任主播參賽,雖然沒有帶貨,但憑借超高人氣,最終獲得特等獎。
(資料圖片)
此外,在淘寶大主播團長的支持下,當晚直播間一直播到凌晨2點,銷售額超50萬,賣斷了好幾家老鄉家的貨,其中蕨根粉就賣了3噸。
主辦方、阿里公益駐當地的鄉村特派員高泉表示,活動意義不只是數字,更重要的是讓老鄉們近距離觀察和感受頭部主播的直播技巧以及創造的能量,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和信心。
高泉本是阿里巴巴15年的員工。2021年,他以阿里鄉村特派員身份從杭州被派往巨鹿、佛坪等地,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投身當地鄉村振興建設。
佛坪位于陜西漢中,地處秦嶺山脈中段,全縣人口不到26000人。在這里,高泉正在進行一系列人才振興的計劃:舉辦直播大賽、打造社區工廠和數字化基地,發展產業。
今年3月8日,高泉來到佛坪。那時的他,剛剛結束在河北巨鹿的鄉村特派員使命。一落地,佛坪的風景讓他眼前煥然一新——“滿眼都是綠色”。當地森林覆蓋率高達91%,大大小小240多條山河溪流川流不息。這里是大熊貓的故鄉,擁有兩個國家保護地,生態資源豐富,整座縣城都彌漫著一股清冽的氣息。
來到佛坪后,高泉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調研。在他看來,環境是佛坪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人”卻成為這里最大的短板,“沒有人,很多企業都發展不了。”
為此,高泉和當地政府一起共同給佛坪制定了“321+N”的數字化發展計劃——共建數字化就業基地、文旅產業數字化體系、特色產業體系,同時探索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建設、生態保護數字化,希望用數字化建設強化當地基礎設施,實現人才振興。
淘寶直播大賽讓佛坪被看見
淘寶直播大賽成為佛坪人才振興的第一站。
7月20日是佛坪電商直播大賽的首個培訓日,有80位新農人主播報名參加,這在當地是難以想象的,“就連佛坪以外的人也來了。”他們之中,有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一些成熟的電商從業者。翹首以盼的人們迎來一場線上直播大賽。
根據賽制,主播們將通過2天專業培訓后,迅速進入直播間,通過“以賽帶練”的高強度方式,先學習,后比賽,邊賽,邊練,實現“粉絲轉化、爆款打造、營銷成交”等多個閉環考核,依據綜合實力,評出名次。
與此同時,為了讓學員深度學習直播運營技巧,阿里公益還為這80位參賽者們請來了淘寶直播的明星培訓導師團長,陪跑教練,手把手指導運營。
1999年的“貓哥”張逸哲是其中一名參賽者。他傳媒專業畢業,曾是海南知名音樂節目《聲動海南》四強歌手。得知家鄉舉辦人才振興直播培訓班,剛剛大學畢業的他很快報名,成為國寶嶺農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名主播。
在淘寶直播間,這個曾經音樂領域的達人也是一位新人,第一天,他所在的直播間在線人數剛剛破百。導師告訴貓哥,要發揮他的唱將才能,用創意文案用歌曲與產品做結合,抓住觀眾。
佛坪美季美悅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軍負責該公司的線上直播業務。他說,佛坪當地的主打產品是蜂蜜,“甜”是蜂蜜的大眾印象。在直播間,貓哥用一首膾炙人口的《甜甜的》為產品宣傳做加持,人們仿佛像聞到了花香味的蜜蜂,涌入直播間。
直播間場觀人數隨后持續攀升,到了第三天,已經突破8000人,而貓哥本人也成為本次比賽極具IP價值潛力的主播。
事實上,真情實感也是這場直播大賽的流量利器。另一名參賽主播雷婭娟在直播間賣家鄉名小吃——夾沙肉——一種肥而不柴的燒白。她沒有直播經驗,缺少話術,尷尬的時候,在直播間偶然講起小時候爺爺奶奶為她用做夾沙肉的故事,“那時候的夾沙肉總有一股煙火的香氣”。
結果這種真情實感的分享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觀眾聽后很感動:“我已經37年沒有回佛坪了,好想念……”。她特別感謝主播向外界宣傳家鄉,讓像她這樣的異鄉客疏解鄉愁,讓家鄉被更多人看見。
在高泉的建議下,佛坪的企業也開始改變過去的經營模式,從資金量大、渠道化的大客戶模式逐漸增加生產復購高、單價低等快消網紅零食,比如蜜烤核桃、真切土豆條等衍生產品。
在開發這類新品的過程中,國寶嶺農業負責人潘峰真切地記得,他與高泉一起精細分析過市場上數百個競品,從品控到定價,從供應鏈到銷售端,像哺育孩子一樣,為這些產品構思。
“讓老鄉們都來做直播”
淘寶直播大賽還在繼續,一個所有人都發現的變化是,中國人口最少的縣佛坪正在努力讓更多人看見。在團長當晚的直播間,共有70多萬的消費者看到了佛坪。
“我們做的不僅僅是生意,身上還有更重的擔子。”在宣傳佛坪這條路上,王志軍說“我們想讓更多人知道,除了成都有熊貓,佛坪也有。”
知名度提升帶來的必然結果是,更多人回流佛坪。
眼下,高泉還借鑒曾經在巨鹿的經驗,在佛坪打造社區工廠,讓當地的婦女和老人等基礎勞動力加入進來,制作帳篷等戶外用品,配合當地的文創旅游產業,豐富當地的就業機構和產業結構。
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江華表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不同于“大水漫灌”方式,佛坪電商人才培育探索出了一條“精準滴管”的孵化模式。這次通過阿里巴巴的熱土計劃,在當地精心挖掘和培育一批有志向、有基礎、有潛質的返鄉青年作為“電商人才苗子”,采取專業機構一對一的人才陪跑指導計劃,一方面為縣域數字人才隊伍培育樹標桿、立典型,營造良好氛圍,示范帶動更多的返鄉青年創業,另一方面也為縣域特色產業的升級與補鏈強鏈尋找新方向,讓電商人才成為激活當地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最終,形成人才與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更好發揮數字經濟助力西部鄉村振興的賦能作用。
逐漸地,那個曾經靜謐的縣城又將人聲鼎沸。
(圖片由阿里巴巴授權中國網財經發布)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