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農優品 豐收有“數”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董豪杰
100年前,“靈寶蘋果之父”李工生首次將蘋果引種到靈寶,經過不斷發展,小樹苗長成了大產業,靈寶蘋果打響全國品牌。100年后的今天,乘數字化東風,靈寶蘋果再迎蝶變,種植更高效、加工更智能。
(資料圖片)
1月6日,靈寶市焦村鎮喬溝村5G未來果園的指揮中心里,負責人曹亮在屏幕前不時切換畫面,3000畝果園“盡收眼底”,安裝在田間的各種傳感器將數據傳輸、匯總、計算后,曹亮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各類信息,為果園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相較傳統果園,在這里,蘋果得到各種“黑科技”的全方位保護,曹亮打開果園里的植物病菌孢子捕捉分析系統介紹說,該設備可以實現孢子的自動捕捉、分析,從而對病毒發生趨勢進行研判。而以往,由于肉眼觀察等方式對病蟲害的判斷不準確,種植戶大多直接采用廣譜抗病毒藥物,有了這個設備,就可以精準分析、精準施藥,既減少用藥,也可以通過預判提前防范。
“僅這個果園,就配備了366套智能設備。”曹亮說,基本涵蓋了蘋果種植管理的全過程,天地空一體數字化果園管理系統,能夠有效實現果園監測實時化、作業智能化、管控數字化。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給蘋果產量質量的提升帶來了巨大幫助,曹亮用數據說話:“2021年,果園的優果率約50%,去年就提升至70%以上,預計今年優果率能夠達90%以上,效益大大提高。”
數字化果園好產果、產好果,作為產業鏈后端的蘋果工廠,也因“數字”實現跨越。
靈寶市高山果業的加工廠里,蘋果排隊“走上”傳送帶,經過清洗、分揀、包裝等多個環節后,送至倉庫。豐富無數消費者餐桌的靈寶蘋果,從這里走向全國。
質量是靈寶蘋果永遠繞不開的生命線,如何保證舌尖上的健康與美味,數字化工廠里有絕招。
高山果業加工廠負責人范甜甜從生產線上拿起一個蘋果介紹說,從肉眼來看,這個蘋果無論大小、色澤都沒問題,吃著也酸甜可口,按照以往人工判定的標準,屬于一級果,但用小刀切開露出果核后,能夠明顯看到果核周邊的霉斑。“這是蘋果霉心病,從果核開始,由內向外破壞果子。”范甜甜說。
“依靠人工等傳統手段,就像給蘋果拍照,辨別美丑,而這套設備還能夠給蘋果做‘CT’,將內部品質完整檢測,保障了產品質量,效率也大大提高。”范甜甜說。
數字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應用,讓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管理可控化,變傳統“靠天吃飯”為靠“數”收獲,產量質量、效率大大提升。靈寶市圍繞蘋果、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升產出率,積極推廣以高端智能化為主要特點的現代化農業。
用數字化果園、工廠守護餐桌,靈寶蘋果產業再迎新發展。縱觀全省,各地通過數字村莊、數字田園等“一村九園”建設,推動更多數字化應用場景落地生效,讓農業產業再添新活力,讓特色產業煥發新生機。數字化“加持”的豫農優品,將持續豐富我們的健康餐桌。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