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還不那么發達的年代,人們仰望著天空當中的明月,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親眼看一下月亮上面究竟是什么樣,當然,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即便真的飛上了月亮,看到的也就是嫦娥和他的兔子。
但是今天,人們已經有了登上月球的能力,也親眼目睹了這里的荒涼景象,在所有人都為這一偉大的進步歡呼慶賀的時候,身處其中的宇航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在我們的想象當中,站在月亮上面眺望地球應該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仿佛擁有了整個宇宙,但事實上,根據宇航員們的講述,他們其實非常害怕從月球上眺望地球,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阿波羅11號
一直以來,月球在人們的心中都被當作是美好景象的代名詞,尤其是在中國的文化語境當中,月亮包含著詩意,成為了許多詩人都非常鐘愛的一個意象,上世紀60年代,在美蘇爭霸大背景下,人類第一次成功登上了月球,見證了歷史性的一步。
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插上了美國的旗幟,讓這個國家成為了航天領域當中的老大,在這之后的一段時間當中,美國又陸續進行了多次載人登月,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而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當然還是1969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這個計劃從準備到落實,前前后后經歷了很長時間,所以當他宣布正式啟動的時候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在萬眾矚目當中,7月16日,美國國家航天局正式開始進行登月火箭發射任務,根據當時的資料記錄,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關注現場的情況,在這一刻,人們忘記了自己的國籍、民族、性別,屏息等待著這標志著人類歷史里程碑的重要事件。
最終由土星5號火箭搭載,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升天,三位宇航員代表人類第一次進入到太空,經過整整四天的飛行,阿波羅11號降落在了月球表面,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代表他的小隊出艙,成為了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足跡的人類,全世界都為之歡呼。
當然,人們更感興趣的是她在這里所看到的景象,畢竟這些宇航員也都是第一次登上月球,除了這顆星球本身,他們在這里所看到的宇宙空間以及其他天體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心生恐懼
如果要用幾個詞語來概括他們的感受的話,第一個應該就是寂靜,我們都知道所以不能夠在真空當中傳播,而太空就是純粹的真空環境,所以這里什么也聽不到,身著航天服的宇航員可能唯一能聽到的就是自己的心跳。
當他們仔細眺望身前的宇宙時,一種莫名的恐懼涌上了心頭,尤其是面對自己所生存的地球,這種感覺更是萬分強烈,在他們看來,地球就像是一個漂浮在虛空當中的球體,沒有任何的支撐依靠,也沒有任何的陪伴幫助。
在周圍參不見底的黑暗當中,仿佛隨時都有可能被吞沒,讓人覺得是個沒有安全感,地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讓人覺得那么的渺小,不值一提。
當我們生存在 其中的時候,總是感嘆他的偉大,因為這里有豐富的生命和文明,有著數不清的人物和故事,但是當我們站在宇宙當中眺望她的時候,卻從另一種視角看見了它的孤單。
如果太陽系或者宇宙的其他空間當中有著和人類一樣的文明生物,也許眼前的景象不會讓他們覺得如此恐懼,但事實就是,人類文明目前依然孤立的存在在這個空間當中,和無盡的宇宙比起來,我們充其量就是一顆塵埃。
在美國航天局所進行的12次當月行動當中,捕捉到了很多圖像,其中有一張非常著名,在畫面當中,藍色的地球從宇宙黑暗當中露出一半的自己,就好像是一顆藍色的太陽在緩緩升起。
所以這張圖的名字又叫作地球升起,看起來似乎充滿了希望,但是真正經歷過那個場面的宇航員才知道,這幅圖景是多么的讓人絕望和恐懼。
從生理上來說,宇航員會有這樣的感受其實也很正常,首先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突然進入到一個全然陌生的空間當中,自然會產生不適,而且為了保護自己,宇航員必須要穿著航天服,他們的任何一個舉動都要花費巨大的精力。
這樣的情況也在他們的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除此之外,從月球上看地球,會覺得自己生存的世界突然變得如此渺小和脆弱,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失望、無助的情緒,從而導致他們覺得恐懼。
當然,其實這些都是人類必須要接受的事實,雖然生命讓地球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存在。
但是從宇宙的角度來看,所有這些都算不上什么,我們和其他所有的行星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一旦太陽系出現異常,地球甚至可能是最先犧牲的那一個,因為我們實在是太普通了。
結語
其實聯想一下,原本以為會是一個美麗多彩的新世界的月球,突然被證明是一片荒蕪,這對任何對宇宙抱有希冀的人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再加上對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有了更新的認知,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信仰被動搖了,放在誰身上都會覺得恐懼。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