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前線 老涼
前幾天,去朋友公司新地址參觀,看到他們高大明亮的辦公室和與之不匹配的辦公設備,我被震撼到了。
【資料圖】
朋友這家公司是一家20人規模的小企業,當然也比在前線要壯大很多,朋友公司的員工,都是年輕人,但是用的電腦設備卻多是臺式機和老型筆記本電腦,要知道這個公司的業務是營銷類為主,員工要經常切換到更多的場景,客戶、酒店、機場等等……我看了之后,尷尬癥犯了,忍不住跟朋友說,辦公室這么漂亮,年輕人這么給力,但您該給他們換新電腦了。
其實類似這種情況很普遍,年輕人沒有使用與之完美匹配的電腦設備,年輕人需要的是性能配置、外觀設計以及品牌調性與他們共鳴的品牌和產品。
隨著需求變化、科技進步和疫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混合辦公時代已經到來,乍聽上去好像只是拿著電腦在不同的場景換來換去,與朋友的這個簡單會面,背后卻蘊含著深刻的產業變革。
作為長期跟蹤PC產業發展的科技媒體,在前線認為,當工作地點不在局限于辦公室,電腦如何在多元場景更高效適應新節奏就成了眾多品牌需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逐漸在職場和消費市場擔當主力的Z世代群體,如何在混合辦公中如魚得水,就是其面臨的首個難題。
巨變:新時代呼喚新青年精神
一個時代的年輕人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敢說?敢做?還是打破傳統?
放眼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將迎來騰飛。這個過程離不開數字經濟的助推,而新青年作為數字經濟的新生代力量,將承擔起歷史重任。
在大時代中,呼喚全新的時代精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則是貫穿時代發展的不變真理。新青年,初入職場、社會,其中充滿了希冀與未知,有收獲也有波折,但是他們永不言棄,奮勇直前。
當代的新青年,不愿被人定義。反映到職場上,就更加突出自我。而對于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年輕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立身之本,但一款高效、量身定制的辦公設備也是突出重圍的利器。
混合辦公的崛起,促進了PC新辦公模式,如何為年輕人提供更符合階層設定,滿足多元場景和身份切換帶來的辦公需求,則成為當下PC廠商需要面對的產業難題,也是能否籠絡年輕用戶的關鍵所在。
有人說,PC產品有一個三維取向表,一個是性能,一個是輕薄,一個是價格。每一款產品都能在這個表中找到所趨向的一個或兩個維度,根據偏向不同,來劃定PC的適應階群。但若是想在三者中找一個最佳平衡點,既要又要還要,那回答你的就一句話:異想天開。
事實好似也是這樣。在一個維度有所得,就必然在另外兩個維度有所舍。過去三年,不確定因素對企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2023是一個全新的開端年和關鍵時刻,降本增效,全力求發展,對企業如是,對新青年更是如此。
PC產業的這種態勢,職場需要當代新青年:“既要人品好,又要能力高,還要……”,而新青年們則,“既要工作好,又要詩和遠方,還要……”,在新青年的社會和自我評價全面的提升之際,“加號青年”成為主流。
比如,95后女籃球員李夢,就是一位愛美愛化妝又很拼的鐵血姑娘,不管是場上場下都保持積極正能量,當然她也會有些傷病或表現不佳的情況,她以“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心態和更加勤奮的訓練對之。此前,她和其他隊友一起奪得了女籃世界杯亞軍,創造中國女籃28年來最好成績。國際籃聯近日公布的最新女籃世界排名中,中國女籃繼續保持世界第二。
破局:新青年需要新生產力工具
新青年渴望被認可,渴望被重視,渴望被滿足。新青年需要有人懂他,想他所想,給他想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成就年輕人叱咤職場,PC產業需要轉變思路了。
很長時間以來,PC產業一直都未給到青年用戶足夠的重視和尊重,準確來說,青年用戶的需求被抹平,然后強行融入到其他階層及群體中。所以總是,青年用戶在選擇PC時,會躊躇,會猶豫,會別別扭扭,也無從可選。
這很大程度上,歸結于PC產業對年輕人群體的市場定位不清晰,導致市場上缺乏與之匹配的產品和品牌。
即便是到現在來看,在企業或者機構中,年輕人使用的生產力工具,多為年長或職位高的同事淘汰下來的二手貨,即便是新的也可能是單位采購的便宜貨、低端貨,以至于,年輕人在職場上的施展空間受到局限,即戰力也大打折扣。
加號青年需要更多的認可與加持。呼應時代新青年精神,不向內卷的產業屈服,與當代新青年一起成為加號青年,相互成就,則是ThinkBook誕生的初衷。
前不久聯想針對年輕用戶群體的品牌ThinkBook,推出的兩款產品ThinkBook 14+和ThinkBook 16+全網熱銷,首發即告罄。讓人疑惑,為何ThinkBook如此受新青年的青睞?
深究來看,ThinkBook火爆年輕人市場的秘訣是:把握住了時代脈搏、產業脈搏和用戶脈搏。
作為最懂新青年的科技品牌,聯想認真面對用戶的需求和痛點:加號青年的既要又要還要,其實并非是無理要求,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只能說是產業或廠商的推辭和借口罷了。
ThinkBook在性能、輕薄、價格等方面做出了努力,進而滿足加號青年的“全都要”的合理需求。這種應運而生的全能本,就是為加號青年準備的職場神器。
尋密:ThinkBook緣何火爆青年市場
我們看到,2023年春節過后,各行各業都快馬加鞭,搶占市場商機,職場人士也是如此,積極奮進,努力創造更大成就。這種現象,也是企業和大眾趨之若鶩的普遍訴求。
不過,一直以來,PC廠商們都特別關心和想要去抓住年輕人市場,但是很多時候卻忙忙叨叨,卻沒有實際的收獲。
近段時間,聯想ThinkBook系列新品首發即告罄,成為了拓展年輕人市場的一個樣板。
那么,憑啥是ThinkBook再獲好成績,且ThinkBook 14+和ThinkBook 16+兩款新機會賣斷貨呢?在前線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因為三個方面:品牌力、產品力和營銷力。
上面我們談到,之前市場上并沒有一個合適的、真正懂得年輕人的品牌,當然這不排除很多PC品牌推出一些子品牌、子產品線來覆蓋這個的市場段,但是從品牌調性、訴求、文化等方面都還是之前的那一套,那這就不行。
ThinkBook作為一個主打新青年人群的品牌,它的定位和品牌已經深入人心,也成為市場上新青年首選品牌。不設天花板,工作、生活、娛樂,全都要,這是加號青年的內心獨白,也是ThinkBook的品牌素養。
而在產品力方面,ThinkBook核心是打造全能本,不讓新青年有一點委屈,不妥協不講究全都要,是加號青年的訴求,更是ThinkBook的立命之本。
以新推出的ThinkBook 16+為例,性能方面提供13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和AMD銳龍7000兩個版本,而且標配了32G大內存;外觀采用蒼巖灰撞色設計,不管是商務還是娛樂,各種場景完美融合;價格方面依舊極具性價比,讓新青年安心。
更加重要的是,ThinkBook在營銷上貼緊新青年的喜好和訴求,及一系列市場舉措,都傳遞出奮發向上的能量,持續在新青年群體中引發共鳴和熱捧。
在前線認為,眾多品牌紛紛把年輕人群體作為細分市場來拓展,這也使得市場變得更“卷”。市場競爭加劇的態勢中,ThinkBook依然能夠在新青年市場強勢領先,根源就在于,它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洞察,順應時代潮流,敢于破局,勇于引領,和新青年與時共進,這也是ThinkBook持續火爆的奧秘所在。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