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Ieitech
隨著發布日期的臨近,與小米13 Ultra有關的信息也是越來越多,作為小米今年的扛鼎之作,這款產品被不少手機愛好者寄予了厚望,而在小米的宣傳中,13 Ultra更是提前“預定”了今年的安卓手機影像王座。
(相關資料圖)
從目前曝光的影像模組配置來看,倒也不算是吹噓,據悉,小米13 Ultra將會搭載一顆IMX989傳感器和三顆IMX858傳感器,任意一顆傳感器放到其他手機中,都可以作為主攝傳感器使用,而小米13 Ultra將搭載四顆。
圖源:小米
在OPPO、vivo等廠商全面采用三主攝設計后,小米則開始探索四主攝的設計,讓人不禁回想去過去廠商比拼手機攝像頭數量的時代。先不提后續其他廠商是否會根據,至少短時間內,應該沒有第二個廠商能夠在硬件參數上超越小米13 Ultra。
想要在手機中塞入如此多的高規格傳感器,不管小米的工程師設計能力多么精湛,依然避免不了一個問題:影像模組的重量、體積占比變大。
從曝光的小米13 Ultra外觀圖來看,其上半部分的突起非常明顯,甚至可以看到一個明顯向上彎曲的弧度。僅從外觀圖就可以判斷,小米13 Ultra可能是今年“頭重腳輕”問題最嚴重的安卓旗艦手機。
那么小米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就在4月14日發布的一張海報中。
數碼相機的終結?
在4月14日的下午,小米放出了一張新的小米13 Ultra海報,海報中的手機底部增加了一個巨大的拍攝手柄,而在拍攝手柄的頂部甚至有一顆單獨的“按鈕”。熟悉攝影器材的朋友可以從中看到濃郁的“單反”味,而從網友曝光的信息來看,小米13 Ultra開售時將同步發售“影像套裝”。
圖源:小米
如無意外,這個用于單手握持的拍攝手柄就是影像套裝中的配件之一,而且從頂部格外突出的鏡頭環來看,大概率是以手機殼的方式套在手機上,而不是一個單獨插入底部數據接口的配件。
拍攝手柄的加入,無疑會讓用戶在單手拍攝時獲得更好的體驗,握持時的穩定度和舒適度都將得到明顯的改善,額外的快門按鈕也可以帶來更“單反”的拍攝體驗。此外,頂部的鏡頭環設計也讓人好奇,小米會不會將曾經在小米12 Ultra上展示過的鏡頭環功能設計到這個手機殼中。
如果頂部的鏡頭環支持外接專業影像鏡頭,那么小米13 Ultra的可玩性將會得到顯著提升,影像性能也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不過,除了拍攝手柄得到完整展示外,關于鏡頭環的功能都還只是網友的猜測,真正的答案大概率要到發布會當天才能揭曉,或許就只是一個單純的裝飾環也說不定。
不管小米是否真的把專業影像鏡頭掛載到影像模塊中,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小米正在探索手機影像的另一條路線,通過外掛的影像配件來讓手機擁有更好的影像拍攝使用體驗。
其實,小米并非第一個探索這條道路的廠商,早在數年前,摩托羅拉就推出過支持外掛影像模組的手機,用戶可以將摩托羅拉與哈蘇聯合定制的相機模塊安裝到手機背面,讓Moto Z變成一款支持10倍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
在2016年,安裝了哈蘇相機模塊的Moto Z是毫無疑問的手機影像王者,但是最終卻敗給了其他品牌。如今看來,Moto Z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套裝售價過高、相機模塊BUG眾多、大幅度降低續航等,而在7年后的今天,我們又能否解決這些問題呢?
圖源:moto
Moto Z的哈蘇相機模塊實際上是獨立的一套影像系統,只需調用了手機的處理器和系統來作為操作系統使用,而模塊本身配置的則是索尼IMX 377 1/2.3英寸傳感器,有效像素為1200萬,支持10倍光學變焦。
而在今天看來,除了10倍光學變焦難以實現外,其它參數都已經遠遠落后于主流的旗艦手機主攝。以小米13 Ultra使用的IMX989為例,這顆傳感器的感光面積達到1英寸,有效像素高達3200萬,支持12bit的RAW原生輸出,即使與目前在售的一些數碼相機對比也毫不遜色。
曾經需要用一整套完整的外掛相機模塊才能得到的硬件參數,現在已經可以被整合到手機的內部,也讓外掛相機模塊的成本、設計難度明顯下降,對于行業來說,或許已經到了變革的時刻。
可以說,在目前的旗艦傳感器加持下,手機與數碼相機之間的差別只有鏡頭適配一項,如果手機可以安裝專業的相機鏡頭,那么數碼相機徹底退出舞臺的時間也將進入倒計時。
手機影像的新篇章?
小米13 Ultra的影像配件設計能否成功,主要取決于實際的使用效果和價格。如果說只是一個純粹的拍攝手柄,那么最多是一個設計獨特的手機殼,即使可以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卻不會對市場格局造成很大的影響。
如果說真的支持專業鏡頭外掛,無疑是對目前手機影像市場的一次降維打擊,在專業鏡頭的強大輔助下,小米13 Ultra可以得到最強的光學變焦能力、更濃郁的景深效果、更出色的低光場景表現,將會徹底改變手機影像市場。
不過,想要實現鏡頭外掛并不容易,小米12 Ultra的概念機設計與傳統手機完全不同,相機模塊其實是完全裸露的一塊CMOS,完全沒有考慮拆卸鏡頭后的拍攝需求,而在正常發售的手機中,這樣的設計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圖源:小米
所以,想在正式發售的產品中使用外掛鏡頭,就必須先解決專業鏡頭與手機鏡頭之間的適配問題,否則拍攝出來的照片恐怕會無法使用。而且,考慮到不同鏡頭擁有不同的光學特性,除非小米開發出一個通用型的校正算法,否則用戶恐怕只能從少數適配的鏡頭中選擇產品。
實際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遠不止這些,自動對焦需要的光電機械接口、連接環的結構強度等,目前都沒有成熟的方案,想要實現并不難,難的是將成本降低到可以商用并量產的程度。根據小米介紹,小米12 Ultra概念機的單臺成本高達30萬元,價格已經足以購買高端專業相機和與之配套的多款鏡頭。
如果小米真的打算通過外接影像模塊實現掛載鏡頭的功能,那么大概率會選擇定焦鏡頭。當然,也不排除搭配變焦鏡頭的可能,只是相較于變焦鏡頭,定焦鏡頭體積更小、更輕盈,同時成本也更低,即使是最普通的定焦鏡頭,其成像效果也是手機鏡頭無法媲美的。
圖源:小米
對于小米而言,搭配影像模塊一起發布數款或一款主流的定焦鏡頭模塊,就足以讓其保持手機影像王者的地位數個月之久,甚至在其他廠商攻克相關技術之前,手機影像第一的寶座都將會握在小米手中。
不過,即使小米13 Ultra真的將這些功能都拿了出來,短時間內還不會對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影像模塊+定制鏡頭的組合必然帶來成本的飆升,除了高昂的售價外,還有可能采取限量的方式銷售。
對于多數用戶而言,花足以購買專業相機+鏡頭的價格買一部手機+鏡頭并不是一個劃算的方案。所以目標用戶可能僅限于少數預算充足的數碼發燒友和攝影愛好者,對于他們來說,一款可以一定程度上取代專業相機并且更加便攜的產品是值得一試的。
小米能否掀開手機影像的新篇章,一切就等18號的發布會揭曉了。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