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餓了么宣布8月11日將為平臺視障用戶的訂單免單:相關用戶無需猜答案、無需搶時間、不限總名額,在當天的第一筆訂單都能得到免單,金額最高56元。
餓了么表示,鑒于APP無法直接識別視障用戶,在此次免單活動的設計中,只要是在7月9日至8月9日期間使用過無障礙功能打開餓了么APP的用戶,即有免單資格。與此同時,和一般的“猜答案免單”活動規則不同,針對視障用戶的免單加場活動無需猜免單時間,8月11日全天24小時的餐飲訂單都可參與免單,且不設免單人數上限。
(資料圖)
“因為視力障礙屬于用戶隱私,平臺并不掌握真實信息,但我們還是希望讓視障用戶更多分享免單活動帶來的快樂。所以結合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建議,我們通過用戶使用App操作來判定免單資格,只要在一個月內使用過無障礙功能打開餓了么APP的用戶,無論有沒有過消費和下單,都將被納入免單人群。”餓了么相關運營負責人表示。
據悉,今日餓了么專項免單專場由餓了么與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合作,除了幫助更多視障人群直接參與免單活動外,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也與餓了么合作出題,面向全國普通用戶普及視障相關知識。
雙方表示,希望以此活動呼吁大眾和更多互聯網從業者關注到視障群體,重視針對視障群體手機應用的無障礙適配,不斷優化無障礙功能的使用體驗。
(圖:一位視障用戶在熟練地使用讀屏功能瀏覽餓了么APP)
2021年5月,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發布《視障群體外賣行為研究報告》。報告表明,超半數視障人士會選擇叫外賣來解決日常飲食,有超過七成視障用戶使用餓了么,使用超過3年的有三成。與此同時,視障人士下單頻次比整體用戶高出約四成,外賣顯著提升了他們生活的便利性。
“對于視力障礙群體來說,無障礙功能就是連接盲人和互聯網的‘盲道’,能夠幫助視障人群獨立自主地完成社交、娛樂、點餐、出行等各方面的任務”,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用戶體驗專家鄭銳表示,由于視障人群外出買菜、做飯有種種不便,大部分視障者主要通過點外賣的方式去解決一日三餐。
公開報道顯示,為更好向視障用戶提供日常生活保障,餓了么內部成立了“珍視明項目組”,長期關注無障礙功能的適配優化。目前已完成APP內餐飲及零售下單的全鏈路流程改造,迭代了16個版本。截至去年年底,該無障礙適配項目總共修復無障礙問題200多個。此外,在2021年6月,餓了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免費開放兩件助殘公益專利技術,涉及無障礙測試中圖片和語音識別的自動化創新。
“這些無障礙功能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讓我們生活得更有尊嚴。”信息無障礙工程師沈廣榮表示。
(以上圖片來自餓了么,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