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行業(yè)熱度正盛,處于鋰電池回收賽道的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恩科技”)乘著行業(yè)東風沖擊IPO。
由趙志安夫婦二人創(chuàng)立的西恩科技早在2015年就掛牌新三板,2017年接受IPO輔導,次年就從新三板摘牌。但摘牌后,西恩科技遭遇低谷,2019年和2020年連虧兩年,直至2021年新能源行業(yè)快速發(fā)展,才順利翻身。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西恩科技分別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1.66億元、1.48億元。
(相關資料圖)
然而,由于公司2018年業(yè)績不達標,趙志安陷入業(yè)績對賭糾紛,目前所持部分公司股份被凍結。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處于熱門的鋰電池回收賽道,西恩科技此次申報IPO前通過增資擴股及股權轉讓的方式吸引了23家新股東,其中包括三峽投資、中金傳化、青島上汽等14家機構股東。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是去年以來實現(xiàn)盈利,但西恩科技的利潤質量卻不佳。今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xiàn)金流量凈流出1.17億元,與同期凈利潤相背離。
摘牌后連虧兩年觸發(fā)業(yè)績補償條款
據(jù)招股書介紹,西恩科技深耕有色金屬資源回收利用領域,主要從事鋰電池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業(yè)務,并提供危廢處置服務。
2004年,趙志安與張文燕夫婦二人共同出資設立西恩科技的前身西恩有限。十年后,公司完成股改,2015年掛牌新三板。直至2018年4月,西恩科技在股轉系統(tǒng)終止掛牌。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從新三板摘牌后,西恩科技曾經歷兩年的低谷期。2019年和2020年,西恩科技分別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85億元、8.0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58.06萬元、-503.85萬元。
2021年以來,隨著下游新能源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市場對三元鋰電池的需求快速增長,進而帶動鋰電池材料市場需求持續(xù)增長,主打硫酸鎳、三元前驅體、碳酸鋰和氫氧化鈷等鋰電池材料的西恩科技業(yè)績爆發(fā)增長,這也給公司帶來沖刺創(chuàng)業(yè)板IPO的底氣。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西恩科技分別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5.5億元、10.73億元,歸母凈利潤1.66億元、1.48億元,一年半合計盈利3.14億元,且扣非后凈利潤也分別達到了1.64億元、1.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17年西恩科技就開始接受上市輔導,因公司業(yè)績不佳觸發(fā)業(yè)績補償條款,其實控人正面臨未決仲裁。
招股書顯示,2017年12月,上海凱舟以5100萬元認購西恩科技新增股份300萬股。彼時,趙志安承諾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凈利潤分別為0.5億元、0.95億元、1.55億元,且如果2020年底之前西恩科技未合格IPO,或者三年凈利潤低于承諾凈利潤的70%,趙志安將進行股份回購。
因公司2018年凈利潤未達到前述協(xié)議中承諾業(yè)績,觸發(fā)業(yè)績補償條款,目前雙方對補償方式及補償金額存在爭議。
去年12月,上海凱舟向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請求裁定趙志安將其持有的150萬股公司股份無償轉讓給上海凱舟,并承擔相應的違約金等。因上海凱舟申請財產保全,趙志安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被法院凍結。
上述案件已于今年7月18日開庭審理,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事項仲裁程序正在進行中。
目前,趙志安直接持有西恩科技9157.4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3%,為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凱舟為公司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33%。
而在申報IPO前一年,西恩科技因增資擴股和股權轉讓共引入23家新股東,其中包括長三角投資、三峽投資、中金傳化、青島上汽等14家機構股東。
募投項目已投2.89億資金需求加大
雖然受益于行業(yè)景氣度提升而業(yè)績大增,但西恩科技的盈利質量卻未能同步提升。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西恩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247.45萬元、-703.74萬元、4399.56萬元和-11669.97萬元。其中,近一年半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合計為-7270.41萬元,與同期大賺3億元相背離。
對此,西恩科技稱公司處于鋰電池產業(yè)鏈中上游,下游主要客戶通常要求公司給予一定信用期且票據(jù)結算比例較高,與此同時,公司上游原材料供應商通常采用先款后貨或貨到付款的結算模式,對公司經營性現(xiàn)金流造成一定壓力。
截至各報告期末,西恩科技應收賬款、應收票據(jù)和應收款項融資賬面價值之和分別為1.87億元、3.42億元、3.42億元、5.18億元,占當期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0.97%、33.76%、20.93%、27.77%。
與此同時,西恩科技全資子公司西恩循環(huán)20萬t/a鋰電池材料綜合回收利用項目處于建設期,資本性支出將持續(xù)增加,使得公司對于資金的需求加大。
而上述項目就是西恩科技此次IPO的募投項目。按照計劃,20萬t/a鋰電池材料綜合回收利用項目總投資40.46億元,計劃使用募集資金8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該項目已經投入資金2.89億元。
此次募投項目建成后,西恩科技三元前驅體、碳酸鋰等鋰電池材料的產能規(guī)模將大幅增加。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西恩科技的硫酸鎳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1.11%、65.65%、84.29%、91.89%,三元前驅體產線在2019年投產后,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5.29%、63.29%、102.17%、87.25%,其中自2021年以來上述兩大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才顯著提升。
不過,西恩科技的其他產品線中,各報告期內,碳酸鋰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8.87%、41.16%、87.67%、71.17%,氫氧化鈷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37.09%、58.51%、69.85%、60.99%,并未達到飽和狀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西恩科技曾發(fā)生一起生產事故。2019年6月,西恩科技子公司池州西恩冶煉環(huán)保處理工段進行相關管道設備改造維修作業(yè)時發(fā)生液體物料泄漏,導致1人死亡、3人燙傷,池州西恩、西恩科技的正副總經理以及多名相關責任人被處罰。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