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超越行業增速,創造了新的紀錄,其中,成交額超10萬元的農產品近1萬種,1000萬款新品成交額環比增長兩倍,國潮元素商品銷量同比增長124%,多個品類取得兩位數的用戶增長,京東物流攜手上下游伙伴減碳20萬噸。
(資料圖片)
歷年的雙十一全民購物節,已經成為見證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窗口。在更實在、更大力度的優惠舉措的撬動下,民眾消費熱情的激發,很直觀的反饋到了數據層面。
以京東11.11為例,有超2000萬用戶選擇在京東購買家電,他們購買了超5000萬件家電類商品;京東百億補貼專場中,有一半的百億補貼商品種銷量同比增長超50%;京東新百貨589個品類10025個品牌銷售增長超100%……
如今的雙十一,消費者不單單是為了圖便宜、打折而下單。在供給側,高端商品成為“爆款”,反向定制成為潮流,精致化消費趨勢的出現等等,都顯示出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通過洞察消費趨勢,打通消費升級的增量場,為激活內需貢獻了強有力的扎實力量;更重要的是,以實助實,幫助中小企業、品牌商家贏得增長契機,詮釋了實體經濟的高質量增長。
從實體中來到實體中去,正是京東引領雙11實現的價值躍升——從撬動消費規模增長的量變,向賦能實體經濟的質變演化。換句話說,當雙11融入實體經濟的發展中時,它的價值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維度。
今年的京東11.11,近10000種農產品成交額超過10萬元。云南保山的叢崗村的咖啡,遠在塞外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羊肉,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好物、地標產業帶商品,打開了全國市場的銷路。
高質量農產品的成功上行,靠的不僅是一條物流通路,還有京東對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數字化的升級改造。優質農貨通過扎實的基礎設施和先進的數字技術觸達更大的消費市場,賣出更可觀的價格。在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提升了鄉村的產業能力,拉高了農業生產的價值天花板。
這樣的微妙改變,不僅發生在鄉村振興領域,在工業制造業、零售業等領域,京東作為新型實體企業的增長效能,正帶動更多實體經濟伙伴們,共同經歷一場蝶變。
我們知道,數字化轉型可以為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但對很多中小微企業來說,它自身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傳統行業,傳統工廠。而且疫情之下,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供應鏈的穩定性遭到沖擊,這會進一步放大它們的痛點。
作為新型實體企業,京東面向產業帶的廣大中小企業,全面開放數字化、供應鏈技術,幫助它們開拓市場,精細化運營,降低經營成本,實現數字化的升級。
比如,京東攜手超2000個品牌實現了C2M反向定制合作,讓商家更懂消費者;京東自有品牌的“百大質造工廠計劃”,為產業帶工廠提供制化支持方案,提升數據洞察能力;京東工業通過商品數字化、采購數字化、履約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等方面的服務供給,幫助工業企業降低綜合采購成本……
對于那些面臨資金壓力的小微企業,京東金融科技更是提供實實在在的紓困補貼。
不難發現,京東的新型實體企業屬性,不僅體現在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投入上,體現在京東電器、即時零售等業態對線上線下的渠道打通上,更體現在在鄉村振興、制造業升級、線下零售業的發展中,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和擁有和自己一樣實體基因的伙伴們建立深度鏈接,和它們真正“打成一片”了。
在這個意義上,電子商務的發展,真正意義上來到了下半場,它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撬動消費規模增長的力量,在京東等企業的助推引領下正逐漸成長為實體經濟數字化升級的重要增量場。
從撬動消費升級,到引領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京東為代表的新型實體企業,正擴大內需之外,正在為實體經濟高質量增長貢獻更大的行業價值。
文內圖片為京東授權中國網使用
責任編輯:Rex_14